家教素养问题

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核心是“道、法、术”。“道”指规律和本质,“法”指概念和原则,“术”指方法和技巧。本专题围绕“道、法、术”这一核心,设置如下四方面内容:“教育思想问题”帮助家长感悟家庭教育的“道”;“教育原则问题”、“教育法规问题”帮助家长理解家庭教育的“法”,“教育方法问题”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术”。

常见的教育方法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家教素养问题 ›› 教育方法问题 ›› 常见的教育方法 ›› 文章正文

什么是伴随教育法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8月21日 11:13 浏览次数:3386
No.A56006

【案例3】

亮亮为啥怕上劳动课

自亮亮出生后,亮亮的妈妈就辞了工作,她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一晃儿,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仍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妈妈承包了所有的事情:给孩子洗澡;给孩子穿衣服;早晨时间紧,怕孩子吃不饱,有时候还给孩子喂饭,水果切成小块喂到孩子嘴边;她给亮亮收拾书包,补齐丢失的文具;看着孩子写作业,孩子作业没写完,她怕老师批评孩子,就模仿孩子的笔体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尽管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但是孩子很乖、很听话,凡事都听自己的,这让她很欣慰。但是,最近亮亮很不快乐,他最怕上劳动课了,不但完不成课上的任务,还经常被剪刀弄伤,有一次,还把胶水洒到桌子上,书和本子都粘到一起了。一上劳动课就把自己弄得很狼狈,同学们都笑他笨,不跟他玩,亮亮很自卑,变得越来越孤僻了。妈妈看着闷闷不乐的孩子感到很困惑和无奈。

【案例分析】

案例1中的爸爸虽然工作真的很忙、很累、很辛苦,但是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是典型的“钱爸爸”。如果长期这样,不仅孩子和他不亲近,形成深深的代沟,而且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类似单亲家庭的负面影响),这位爸爸迟早要后悔的,因为金钱买不来孩子的健康成长。

案例2中的妈妈把孩子交给老人来抚养,日子久了,接触少了,孩子变得和她不亲近了,长时间不与孩子接触、交流,就会造成彼此感情生疏,孩子变得不听话,甚至对她怨恨了。虽然这位妈妈辛苦工作也是为了孩子,孩子多少也知道妈妈的不容易,但是时间长了,孩子满脑子里是爷爷奶奶的关爱,怎么能想起没有给他爱的妈妈呢!“孩子最好自己带”,这是很多把孩子寄养在外的父母们的心声。这位妈妈应该深刻反思了。

案例3中的妈妈是伴随教育极端的典型代表。她没有从孩子成长的需求出发进行伴随教育,而是从溺爱出发进行包办教育。虽然“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成为她奋斗的唯一目标,但是她不明白“想把手里的沙子攥住,攥得越紧,沙子剩得越少”的道理。孩子没有了自己独立学习、生活、活动的空间,自然就会出现动手、动脑能力低下的现象。这位妈妈要想解除困惑,就要真正把握伴随教育的实质,并付诸实践。

【教子误区】

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找了好学校,让孩子进了好班级,孩子放学后还有课后班,有老师和学校管孩子,孩子饿不着,冻不着就行了。家长的任务是去挣钱,于是工作忙了,应酬多了,有的家长还玩起麻将、扑克了,对孩子不管不问了。时间久了,孩子便同家长疏远了。

家长朋友们,看了以上几个家庭教育案例,您是否联想到了自己对孩子的伴随教育,如果您还没有做到伴随教育,那就赶快行动吧。

上一篇: 什么是亲子共读教育法
下一篇:
返回〖家教素养问题〗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