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常见问题

面对没有玩伴的独生子女,我们没有现成的教育经验;面对孩子身体发育提前,我们可能无所适从;面对网络时代孩子的特殊心灵成长,我们可能无法解释……家庭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热点、难点问题,可能会让许多家长手足无措。如果您在家教过程中感觉到老虎咬天——无从下口时,不妨看一看我们为您精心打造的“家教常见问题”栏目,帮您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孩子个体等方面解答孩子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习方法问题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家教常见问题 ›› 学习中常见问题 ›› 学习方法问题 ›› 文章正文

做计算题举一反三的方法【适用一年级】

责任编辑:小丽 发表时间:2014年08月26日 11:33 浏览次数:2571
No.A56333

您的孩子是否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习题做了很多,上课老师讲的知识也能听懂。可是,题目稍作变化,孩子就无所适从了。出现这样的现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孩子不善于变通。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考虑教孩子一些“举一反三”的方法了。

【注意事项】

1 有耐心,和孩子平等对话

尽量呵护、鼓励孩子的学习状态。自由、和谐、快乐的家庭关系才会让孩子有表现欲,孩子的思维空间才会大,孩子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才敢于质疑,“举一”才能举透,“反三”才有了基础。

【家教百科】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类似的东西上。

2 敢放手,让孩子作学习的主人

有些家长认为: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得就越快、越好。家长带领孩子探索,总比孩子自己摸索要来得更快一些。在这种以“他人”为中心的教育下,孩子的思维无法得到解放,更谈不上“举一反三”了。

家长要敢于放手,尽量让孩子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做到孩子能独立思考的,家长不提示;孩子能独立操作的,家长不代替;孩子能独立解决的,家长不示范。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3 善引导,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

学习数学知识,既要重视做题的结果,更要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这道题换个数会怎样?如果把运算符号换了会得多少?把两步计算换成三步会如何?提高孩子解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题变形等习题的能力。“举一反三”并不难,全在于平时的奇思妙想,久而久之,就激发了孩子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方法指导】

1 用多种方法进行加法运算

即使是计算同一道加法算式,也可以让孩子尝试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记大数,数小数。就是在比较大的加数的基础上按顺序往后数,比较小的数是几就往后数几个数,最后数到几,相加的结果就是几。例如:5+1中,大数是5,加1,就在5的基础上接着数一个数,是6,所以5+1=6;1+5中的大数也是5,在5的基础上接着数一个数,也得到6。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由于5和1、1和5都组成6,所以5+1和1+5的结果都是6。

2 用多种方法进行减法运算

相对来说,孩子不喜欢算减法,但减法对于培养数感更为有利。

方法一:倒数法。在第一个数的基础上“倒着数”,也就是从被减数开始倒着数,减数是几,就倒数几个数,数到哪个数,那个数就是减法的结果。例如6-1,就是在6的基础上往前数1个数,得到5,所以6-1=5。

方法二: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来计算。想被减数可以由减数和几组成,那么它们相减的结果就是几。如:6-5,5和1组成6,所以6-5=1,6-1=5。

【练习指导】

1 尝试变式练习法

根据一道加法算式,可以改编出多种不同的算式,如:看到4+2,马上可以改编为2+4、6-2、6-4,还可以改编为4+1+1,1+1+4,2+2+2等不同类型的习题。

有很多根据一幅图列出多个算式的题目,这些都是锻炼孩子“举一反三”能力的很好素材。由于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方式不同,由一幅图可以列出多个算式。家长可以让孩子随机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口语表达的习惯就是“可以这样算……”“也可以这样算……”如:摆放水果时,随时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

3+4=7

4+3=7

7-4=3

7-3=4

2 口算游戏巩固法

一年级侧重口算,可以根据课内的学习内容,为孩子准备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题目,利用口算卡片进行亲子抢答游戏,家长与孩子进行擂台赛,自答、互答。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的计算兴趣。

【教子有方】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起来,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日积月累中逐步学会的。家长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孩子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孩子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有自我体验的机会,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本文摘自《小学家庭教育全解》,未经书面允许,禁止转载。

返回〖家教常见问题〗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