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创造思维训练的方法。
1、填补空白,训练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发明离不开想象,学习同样也离不开想象。课文中所描述的事物,景物,色彩,声音以及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内心活动的,都要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才能充分理解。从思维特点来说,小学生虽然处在形象思维为主导向抽象思维为主导的过渡阶段,但仍然以想象思维占优势,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采用生动想象的动画、录象、图片的手段,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大家都知道古诗的意境是有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物融合而成。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往往蕴含在客观景物的"境"中,要会其"意",就必须进入"境"。我在执教古诗《小池》时,利用课件的动画、音响效果带学生入境,帮助他们展开想象。学生眼睛看着画面,口中诵着诗句,很快地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例如,"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以前的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吃力,老师费尽口舌,学生最多从字面上来理解,根本体会不到意境。这次教学,由于有课件的支持,学生不但理解了字面意思,还从那重重叠叠的山石一股细流缓缓流出的画面联想到"泉眼"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舍不得自己的孩子远离,池边茂密的树阴就像那爱美的姑娘,在这柔和美丽的风光里,以池为镜梳妆打扮,从而体会到在作者眼里,万水千山都有情,作者正是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融于这山水之中。学生的这些想象把诗句在跳跃过程中留下的空白填补了起来。因此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想象,学生的想象力也会在学习中不断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2、找准切入点,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不同的角度,从其他事物的作用中得到启发而产生新的设想。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是产生创造性的、设想的基础。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他们不敢大胆地去尝试别的想法,也不知道怎么去尝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找准创造思维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乌鸦是把一个一个的石子放进瓶子里,让水升高,才喝到了水。我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有该用什么办法才能喝到水呢?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输入计算机。结果有的设想把瓶子倾斜,用两块石头架住,就能喝着水了;有的设想找一根麦管就能吸到水;有的设想把棉纱条或布条的一端放入水中,另一端搭在瓶口也能喝到水。多么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啊!由于发挥了计算机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参与,避免了一、二个优生占领课堂的现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