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一些示范公开课上,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象:课堂上常常是一些优秀学生唱主角,他们发言踊跃,表现积极,出尽了风头;而一些学困生只能选择默默无闻,回答问题谨小慎微,甚至甘当陪衬。问其原因,老师会显得很无奈:教学任务紧,好学生回答问题能说到点子上,能配合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那些学困生往往需要教师反复地点拨启发,牵扯大量的时间,影响教学进度。
老师们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无可厚非,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要从关注个体开始,尊重个体差异。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等待”。
多年前,听过一节公开课,深深被授课老师等待的艺术所折服,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读书的氛围特别浓郁,最后书声渐少,唯独只剩下一名患有口吃的小女孩的顿顿挫挫。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打断这不合时宜的“另类声音”,继续下一个环节?或者委婉地找个理由来搪塞一下——待会儿请她读……
这位老师微微地笑着,静静地倾听着这最后的读书声,这位小女孩在所有人的凝神倾听中读完了,放下书,目光投向老师。老师向她点点头并报以微笑,才领着大家继续学习。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它蕴含的意义却是深远的。这静静的等待、倾听,是一个孩子,特别是学习障碍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最简单的需要。这话听起来很空洞,很大,但要做的却很小,有时,就是这短短的两分钟等待和倾听。
从某种意义上讲,等待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摈弃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话语霸权”,学做具有静心等待、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学会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来聆听孩子的倾诉,这样我们不仅触摸到孩子情绪的温度,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还一定会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
当然教师的“等待”并不是一味地痴痴傻傻的“守株待兔”,必要时更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恰当评价、真诚鼓励,给学生以新的体验和启发,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
课堂上,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是一种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待”是一种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能学习,也都有学习的潜力可挖掘;“等待”是一种唤醒,我们要用期望、关注、激励唤醒受教育者“心中的巨人”,使其潜能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