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品字析词、自悟感情
“一字值千金”,用这句话来形容古诗中得精妙之字绝不为过。这就是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精深之所在。要想使古诗教学成为学生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就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精深。于是,在我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最后总会有这样一个环节:请你闭上眼睛,感情朗诵或者听别人朗诵这首古诗,细细品味,你觉得这首古诗那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儿?
以下是我在教学《舟夜书所见》一诗是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
生1:我觉得“簇”字用得好,“簇”不同于“吹”,它给人的感觉是小风吹起了小浪。而“吹”就会让人觉得风吹起来的浪花非常大。
生2:我觉得“散”字特别好,一个字,“一点萤”变为“满河星”的动态描写了出来。而且“散”和“满”形成相互照应。
生3:我觉得“见”字用得好。它将“月黑”的情况下,“渔灯”若隐若现的感觉写了出来。
生4:我觉得“孤”字用得好。一个“孤”字,营造了一个平静的氛围,并且“孤”和“一点”相照应。
生5:我觉得“萤”字用得好。它将若隐若现的孤光,比成了萤火虫,多形象呀!
……
学生在品读中,不断感叹作者潜词造句的精妙,不断感叹作者描述景色之美,不断感叹中国古诗艺术的博大精深。《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提出“品读”这一概念,其实,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好的品读素材。
相信你的学生,送给他们一根魔棒,让他们自己去敲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让他们尽情得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