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发动学生解决。(如:宿舍、乳白色)。对于关键性的问题,教师按照教学思路逐步解决。先学习描写夏天的句子,解决学生提出的“封、严严实实、葱葱笼笼、密密层层”,接着按课文叙述的顺序理解其它景物,采用放录像解决有关问题(如:浸、千万缕)。
上述安排,学生疑难解决了,主体地位得到了保障,同时,课文叙述顺序也未打乱,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体现出来,学习思路、文章思路、教学思路三路合一,恰当地设置了质疑的教学环节。
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四年级《五彩池》一文,她是这样巧用质疑的: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问吗?
生:老师,阴天或者下雨的时候,五彩池里的水会显出五彩的颜色吗?
师:你怎么想到了这个问题?
生:因为文章第二个自然段开头是这样写的:“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们乘车来到藏龙山。
师:嗯,提得好!说明你看书仔细,能够发现问题,细小的地方都被你注意到了,老师都没想到,说明我们都该向你学习。那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大家思考思考,再各抒已见。
(及时表扬,适地地把问题交给学生,启发他们思考,看看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
生:不可能!因为书上说五彩池颜色形成的原因是石笋反射了太阳的光。
生:阴天或者下雨天,没有阳光,石笋无法折射,怎么可能有五彩的颜色呢?
生:作者去的时候是“晴朗的日子”,说明阳光是很充足的,所以形成了许多种颜色。
师:回答得好极了。看来,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是正确理解了。想去五彩池游赏的同学,可千万别选择阴天或雨天,否则你会后悔得直跺脚!
(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不费劲地就掌握了五彩池颜色形成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质疑,这样的巧用,既是对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考察,又恰到好处地激发了感情,引起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