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地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济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可以在活动之后,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如果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自然得到了提高。如在“六一”庆祝会上,同学们兴致高昂,编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节目。活动过后,同学们意犹未尽,教师紧抓时机,让他们谈了对这次活动的看法。同学们侃侃而谈,对活动的编排、演员的投入、观众的参与等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紧扣活动,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内容表达极为清晰。
小学生虽然尚未涉足社会,但他们都喜欢谈论社会上的一些热点话题。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学生谈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并不苛求学生谈论问题的本质。只要学生能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把意思说明白,也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如我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由课本引入到生活,利用晨会课、班队课等让同学们谈新闻、谈时事,或针对班内一些不良的现象谈感想,对行为不端的同学进行劝戒等。
总之,日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是面对面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是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所以,课堂上应安排大量时间,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间,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经历、体味,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深刻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从而获得真知,增强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