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来看,还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反思,提出了“人文性”。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的论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外教育领域的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是社会及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一个过程。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现在还有一些不同意见,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在这里不准备再展开。我相信,“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三、以四个学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教学过程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的《标准》的总体框架,是如何在课程功能、结构、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这又是一个大题目。设法说得简单点儿吧。首先,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能够达到这些目标。因此拟订课程目标,需要考虑普及义务教育的原则;课程的实施,包括评价和管理也都必须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全面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面的语文素养”包含语言的积累、语感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包含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根据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途径,《标准》设计了五个板块的学习活动。为使学生都获得全面的语文素养,每个板块都渗透了三个维度的目标,“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再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同时,和其他课程一样,语文课程的实施又必须考虑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按总目标的要求和各阶段实施的可能性,分别提出阶段目标。“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四、我们注意到在《标准》中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尊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理解这一提法?《标准》还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是否可以理解为是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