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门以思维训练为主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定理推理严密,思维量大,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会使学生厌烦疲劳,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风趣、诙谐、机智的语言来创设情境。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此外,在营造课堂轻松和谐氛围的同时,我们还须正确处理活跃与恬静、热烈与凝重、宽松与严谨的关系,使课堂气氛的动与静、热与冷、宽与严和谐统一起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求索。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做法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是精心设疑。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提出疑问。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所设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
二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内,教师要着意提出一些要求有创造性或独特见解解答的问题,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是鼓励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向教师质疑,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
四是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方法。通过一题多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解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解一道题让学生学会解一类题,克服题海战术,精讲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