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横向拓展,培养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
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更宽更广的未知领域。灵敏迅速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找出最佳的思维结果,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维方法,缜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
如《挑山工》写泰山上的挑山工负重登山,虽然他们走的路比游人多一倍,但由于他们前行不止,速度却比游人快。说明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文章是以具体事例说明哲理的。假如仍用这个题目,却要改变角度去写,可以写哪些内容呢?学生一经启发,一定会想出不少中心和题材;如为表现他们的勤劳朴实,可写他们劳动、生活的情况,为表现他们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可写他们下棋、绘画、摄影、钓鱼等场面;为反映党的富民政策的英明,可写他们搞多种经营,凭劳动致富地经过;也可以单写挑山工的外貌。
教材内容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就某一课来说,它仅仅是客观世界的一个支点或某一个侧面,我们不能仅仅要求学生理解这些内容,还应该引导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去认识其他相关的事物,做到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例如《蛇与庄稼》一课,通过蛇与庄稼、猫与苜蓿的故事及其它事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有种种联系,有简单的与复杂的,有直接的与间接的,当学生认识到这些哲理后,可以引导他们将视线由书本扩展到生活实际,让他们把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举出来进行分析。例如,谈谈“小发明与动脑筋”二者是什么联系,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要想有发明创造必须怎么办?还可以分析“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预习与听课”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面不再囿于课文内容,而是钻进去,跳出来,由书本到生活,由个别现象到一般哲理,训练了思维的变通性。
在语文学习中,小学生们有时会出现思维滞涩的现象,这是由于知识经验缺乏、思维方式单一、思维定式束缚造成的。例如《草原》一课课后练习的第3题是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其中一句是“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因为例句讲的是自然景物,有一个班的学生开始造句时几乎也都从这一方面去考虑,什么“天是那么蓝,山是那么青”、“湖面是那么平静,湖水是那么幽深”……老师为了转移学生的思考角度,引导说:“谁能从其它方面考虑一下这个句子的造法呢?除了自然景物还有别的吗?”课堂里顿时沉默下来,思维呈现滞涩状态。片刻之后,学生们找到了新的角度:“老师是那么可敬,同学是那么可亲。”“邱少云的意志是那么坚强,品质是那么高尚。”……学生的思维角度从自然景物转到人的精神面貌,这时,老师又设法进一步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找到了新的角度;“在学校,班主任王老师那么关心我;在家里,爸爸妈妈又那么疼爱我,我真是泡在蜜罐里的甜娃娃!”“张老师讲课思路那么清晰,语言那么生动,我真佩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