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今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为了完成历史的重任,我们必须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创造的志向,发扬创造的精神,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断增长创造的才干。
一、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通过思维不仅能表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的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智力品质之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动态结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按照知识——能力——创造这样一个程序进行,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他们的思维还很肤浅,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都正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不断加强。我们应抓住思维发展的这个“过渡”时期,大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使他们将来成为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发掘教材的创造教育因素,训练创造性思维
现行的小学六年制语文教材,有三百八十五篇课文,其体裁以记叙文为主,还有说明文、诗歌、小说等,内容丰富多彩。有用来教育学生确立革命理想和创造志向的革命故事,如《刘胡兰》、《三人行》等;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敢于怀疑、不断探求新知识的说明文、童话,如《太阳》、《小壁虎借尾巴》等;有感染力极强,能启发学生想像思维能力的文艺作品如《林海》、《鸟的天堂》等;还有培养学生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皮球浮上来了》、《小交通员》等;而《蝙蝠和雷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等课文,则全面地介绍了创造发明的过程。由此看来,语文教材中蕴藏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很多很多,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同创造性思维训练有关,都可以作为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