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诗词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诗词论文 ›› 文章正文

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6日 11:29 浏览次数:1297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13182

三、赏析古诗,训练思维能力
  形象性是诗歌的审美特征之一。思维的形象性是指思维通过形象表现出来。如教学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宿新市徐公店》,我们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这样的情境:在徐公店旁有一条小路向远处延伸,路旁有一块开满黄花的菜地,为了不让牲口糟蹋,主人用竹篾筑上了一道篱笆。这时树梢的桃花、梨花已谢了,树叶却才冒出小芽。有一个五六岁的儿童在路边玩,看到一只停在小草上的黄色蝴蝶,就用手一扑,没有抓住却把它惊飞起来。小孩紧跟着追上去,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分辨不出哪是蝴蝶了,小孩只好回头又去玩耍。我们还可以充分训练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启发学生根据诗情画意构图。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也是一首形象性很强的古诗。游园未遇主人,“小扣柴扉久不开”。如果正逢主人在家,且主人欣然应允,得以入园观景,呈现在诗人眼前的会是一番什么景色?请同学以《游园》为体写一篇记叙文,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抓住重点景物写具体。这样既巩固了写作知识,又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诗人以“一枝红杏出墙来”而领略“满园春色”,以一斑而窥全豹,实在是生花妙笔。我们能否用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写一篇记叙文?这样的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在写作中布局谋篇的技能。

  在古诗教学中,有机地渗透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欣赏古典诗词的同时,吸收其精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的心理能力,促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