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切入正题前,我先说说网络,我喜欢上网,因为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大家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不论你腰缠万贯还是一介贫民,不论你是专家是领导抑或是普通的老师,大家的发言是否受欢迎很少有“地位”的光环作用,大家说话也没有现实生活中的顾虑。因此,在网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来自一线教师的最真实的声音。
好了,言归正传,自从上网以后,我发现新课程实验区的老师有许多困惑,其中识字教学被提及的次数最多。而将识字教学方面的困惑汇总、整理以后不难发现它的核心所在:识字量太大了!以二年级上半学期为例,包括"学会"和"会认"的字,共有500个字,也就是说学生平均每天要学习13个以上的汉字,这样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能完成吗?而且,此“核心”困惑又不断地生发、裂变:如果大部分时间拿来搞识字,别的内容如何来最优化?识字量是唯一目标?如不是,还要兼顾什么?实验中两极分化现象似乎比较严重,怎么办?孩子对字意的理解有限,怎样能帮助他们同音替代的问题呢?……
提出困惑不是“否定”,而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为这些和我一样先行投入到新课程实验中老师的认真而感动。感动之余,我也不仅思索:这些实践过程中的不适应,操作上的困惑是教材编排设计的不合理引起的,还是教师自己理念滞后或者理念走入误区引起的呢?我个人无意也没有能力为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歌颂”,但我确实认为引起这一系列的不解与困惑主要原因是后者。
低年级的识字量为什么这么大?——一个本源性的问题。
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教学操作上,就是把“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效的重要突破口。“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宏观调控后的必然选择,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为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表达。在21世纪,在信息时代,及早阅读无论对学好各门课程,无论对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也无论对学生一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识字要求的这一变化,是具有战略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