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空姐朝他走过来,带着微笑,轻轻地蹲下身来,单膝跪在他的面前,手把手教老农扣系安全带,仿佛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写字一样认真。
目睹那一双吹弹欲破的手与一双树皮似的手在对话——在用耐心与爱心对话,我的眼睛润湿了。泪眼看空姐,空姐芳龄如花,行为如花。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把那双冰洁玉润的与那双粗如砂纸的对话之手定格在我的数码相机里。
爸爸颔首慨叹:眼睛向下,才是大关怀啊!
“孩子们!”聆听了这位学生的作品后,执教老师激情陈词:“生活如师啊!它谆谆告诫我们不要经常考虑‘我们做到了什么’,而是要考虑‘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
好一个“我们还没做到什么!”一节好课,不就是要经常反躬自问:“我们还没做到什么”吗?“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在我看来,它意味着运用自以为“非”的思维方式自觉反思那些自以为“是”的课堂教学。譬如,在向度上,对于一味关注学业成绩,相对于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底子与后劲,就要经常反思“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在长度上,对于损伤学生胃口的大剂量应试训练,相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对未来、对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就要经常反思“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在广度上,对于唯考是教的功利壮举,相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经常反思“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在深度上,对于基础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复杂与玄深,相对于顺应学生天性喜欢简洁、明快、自然、感性的教材与教学,就要经常反思“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
心中“装着向度”,眼睛“盯着长度”,手里“握着广度”,鼻子“嗅着深度”。这样的一节课,境界才会更深远,精神才会更安康。
(文章摘自:《中国教师报》2006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