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一年级首次执教古诗,心中有些许兴奋,因为终于可以执教我擅长的“文字”了,教拼音的时候总觉得有些枯燥,期盼多些文字的快乐!但是终于盼到了之后,我也有了自己想到和没有想到的!
一、“古诗”认识上的差异
高年级孩子说起“古诗”,那就是“头头是道”!张嘴就是“诗仙”“诗圣”的经典名句,小诗人“韵味十足”!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古诗是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的一种文学形式,而且它含义较深刻,短小的篇幅却包含很多的内容,学习古诗是比较困难的。
首先,我让学生知道古诗距离我们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古诗虽然很短,但里面却包含有很多的内容,它所描写的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让学生对古诗产生一种敬畏之情,让他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读题的差异
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中,读题就是古诗教学的第一个亮点。教会学生读题,意味着读懂题目本身的意思、读懂题目蕴含的情感,会读题会断句如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读懂了就知道应该断句为“晓出”(时间、事件),净慈寺(地点)送(动作),林子方(对象)。读懂了这个题目也就大概知道了这首诗主要讲些什么了。
一年级古诗教学中,《一去二三里》,首先关注的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清题目的字音。教师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会不会读题目,能不能读准题目中每个字的字音。通过拼音这个工具,认清楚题目每个字之后,再反复读题之后,我们能够解决的是学生是否能够读准题目中的每个字了。
三、教学“理解诗意”的差异
高年级的古诗教学,理解诗意是一项基本的要求。学生大都能够在课前预习中较好地掌握诗人的基本情况,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了解诗意了。课上多以汇报和集中质疑为主,教师主要是就集中的疑点进行点拨。
低年级的古诗教学,理解诗意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事情,课堂上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学生受到识字量的限制,对于古诗的背景、诗人的情况都知之甚少。需要老师多引导多补充,而诗意的理解,更是需要借助多种手段进行引导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