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朗读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朗读论文 ›› 文章正文

朗读指导要重感悟,依文本,有层次,讲策略——由贾老师的《给予树》说起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6日 08:33 浏览次数:1405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7726

朗读要不要指导?这个问题之所以被当成“问题”提出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教师有“后顾之忧”,怕一指导就有人给扣上“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帽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指导方法别人不认同,认为不如不指导的好。我的观点是:朗读要指导,但是要指导得当。这个“得当”具体地包括四层意思:注重感悟,强调内在的指导;依托文本,避免空洞的说教;有序进行,优化阅读的过程;讲究策略,防止指导的负面作用。
  1、注重感悟,强调内在的指导。
  阅读教学重感悟,这是大家的共识。感悟是指心理的活动,所以指导也要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平时听的最多的“指导”是:“你要把这个地方读出重音来”,“你要把语速放得慢一些”,“要读出语气”,“你不能唱读”,如贾老师课中的“你不能拖腔拿调地读”……这样的指导是外在的,与阅读理解没有紧密结合,学生即使按照去做了,也属于“模仿照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何况有些指导小学生还根本无法听懂,如“一股气上去……气流再下来……”之类。当他们在专注所谓“气流”的时候,真不知道他们此时还有多少心思在文本上。
  正面的例子在贾老师的课中也可以找到,如指导学生读出妈妈的“担心”和“无奈”,可惜的是贾老师是通过范读来达到的,如果让学生揣摩着读上几遍,“感悟”的味道就更“浓”了。
  2、依托文本,避免空洞的说教。
  朗读指导少做“纯理论”和“纯技巧”上的指导,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基于阅读活动的本质。因此,依托文本的具体指导就成了最佳的途径。例如,贾老师告诉学生“读人物的语言就要像这个人在说话,注意这个人的身份、年龄,她的处境,她的心情”,“你要读进去”,这是纯理性的指导,一般来说,这样的指导,学生很难真正有所提升。相反,如果依托文本,进行具体的指导,效果也许会好一些。如“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如果学生读得不到位,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她:“妈妈有些生气了,你能不能把妈妈生气的心情读出来?”如果学生把妈妈的话读得过重了,像在“生气地喊”一样,我们就可以说:“是啊,妈妈有些生气,但是她并没有气得丧失理智,没有对孩子大喊大叫,这只是她的内心活动。想一想,该这样读更合适?”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