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技术工具的层面。我为此曾写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外科手术:让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册六单元归真》、《语文,一以贯之者何》、《我看民族精神的教育》等多篇文章述及。综观历史,我切身感觉我们民族的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过这样大的冲击、扭曲和断裂。“浮躁浅薄、矫情虚饰、鲜廉寡耻、媚外崇洋、妄自菲薄的世风,金钱利益的驱使下,我们伟大的历史可以戏说,我们景仰的人物不再伟大,美好的感情不再温馨神秘,硕鼠可以与猫共舞,秦桧级的汉奸居然旧貌换新颜,成了大同世界的英雄……呜呼,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价值观流毒于世,侵袭着我们教育的肌体,扭曲着孩子的心灵。”(《随笔之五:你也敢演李白?》)我还是要坚持当初呼吁,每一个老师都要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虔诚的布道者,用心灵和爱去感染影响学生,使他不管将来成为什么、做什么?都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才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所在。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用无休止的作业、枯燥的技术解析的讲课和考试让学生失去对汉语母语的学习兴趣。语文教育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话剧演员或是语言学家。“啊”字怎么读?“自满”的“满”符合那种义项解释?小学生有必要个个了然于心吗?有那时间,你还不如讲个让学生“啊”起来的故事,还不如让他背“满招损,谦受益”的名言,通过具体事例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和警示。
语文教育注重了情感和心灵的培育,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拿起语言的工具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就不会为写而犯愁,好的文章大抵是在“物不平则鸣”和有感而发下写就的。作文,是学生通过喜欢阅读而受到美好精神润泽过的心灵的倾诉,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感知和期盼。所以,老师指导学生作文只注重技巧是条死胡同,对此,我写过《我对作文教学的一点想法》和《作文,正本清源》二章,以为对这两年和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小结。在我的这些学生中,尽管有的写作水平不尽人意,但态度是积极诚恳的,自己稍微感觉有点起色了,就会笑嘻嘻地主动拿给老师看,内心期盼着肯定和表扬。
语文教育,达到让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并不难,难在了教育者的抱残守缺,敝帚自珍和心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