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僵化教学观的束缚
有老师说:“书本上怎样讲,我们就应该怎样教,一定要与其保持一致。”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教材为专家所编,不容质疑,在教学中教师只能是阐释教材,不能有丝毫不同于教材的理解。教材对他们来说就是基督徒心目中的“圣经”。
比如,一次听公开课《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安排了这样一道填空题:
用两个( )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两倍。
有些学生回答:“一模一样。”老师却认为不对,反复启发,直到学生终于说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时才肯作罢。课后我与他有这样一段对话:
笔者:有学生回答“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对于这个答案,你认为可以吗?
教者:我认为不可以。
笔者:为什么?
教者:因为教材上就是讲“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笔者:“一模一样”与“完全一样”有什么区别?
教者: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吧。
笔者:既然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什么不可以用“一模一样”来表述?
教者:如果可以,那课本上为什么要用“完全一样”而不用“一模一样”?
……
不难看出,这两种表述只不过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的不同而已。在这里教师只是看重教材上的文字表述形式,而忽视了概念的本质属性,结果只能是对教材“唯命是从”,学生也在生搬硬套中失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再比如,一位老师执教《连乘应用题》(苏教版教材第六册)例题:4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摘黄瓜,每个小队有12人,平均每人摘8千克。一共摘了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教材上编排的第一种解题思路是:根据每个小队有12人和平均每人摘8千克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再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千克?第二种解题思路是:根据4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摘黄瓜和每个小队有12人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再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千克?当老师要求学生找出两个合适的条件时,学生首先找到的是紧靠一起的第一和第二两个有直接联系的条件,因为这样可能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和阅读习惯。此时,教师应顺着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教案,将原先安排的第二种解法先介绍。而事实上,这位教师煞费苦心,用挤牙膏式的谈话“逼”着学生与教材保持一致,硬是按照课本上的方法一一作答。问其原因,曰“书上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