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刘可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亮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我们却无法拒绝一种感动,为那平实中的温暖,为那平淡中的坚守,为那平和中的智慧,亦为那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爱……
也许有人会说,刘可钦是幸运的,阳光照耀着她,雨露润泽着她,鲜花环绕着她,掌声激励着她……但我要说,刘可钦的可贵,正在于当一切的幸运来临之时,她依然微笑着默默地行走着,平和而从容地自我超越,真诚而宽厚地爱着每一个孩子,矢志不移地追寻着做教师的幸福。
和很多教师一样,年轻的刘可钦也曾在传统的教学中日益成熟,也曾以自己教出成百上千听话的“高分”学生而骄傲,但面对着那所谓的“成熟”与“成功”,刘可钦的心却渐渐地失落了,困惑了,迷惘了,倦怠了。她在“初为人师”一节中曾这样反问自己:“难道当老师就是上上课、钻研钻研解题技巧、给差生补补课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吗?自己的情绪为什么越来越低落呢?这样年复一年地干下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可以说,这样的反思才是刘可钦叩问教育真谛的开始。随后的师大进修唤回了她久违的走上讲台的冲动,而主体性发展教育实验则给了她一个得以重新审视自我,审视教育的舞台。在那个舞台上,刘可钦用自己全部的激情,全部的灵感,全部的智慧,全部的心血跳出了全新的舞步,并以其鲜活的教学体验勇敢地向过去一切陈旧的不合理的“经典”教育观、师生观、教学观提出了理性的质疑和批判性的反思,将主体性教育思想完美地融入到自己教学生活的点滴之中。
“什么是教育?那就是一个成人做了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正确的事情。”刘可钦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虽然通俗易懂,却不可谓不深刻。我想,这便是一位教师在多年的历练与反思之后对教育最平易最贴近心灵的追问。是啊,任何良善的教育,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的发展。
对待孩子,刘可钦是老师,是慈母,是朋友,又是引路人。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是有着自己独特个性和闪光点的活生生的个体,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尊重与关爱。无论是爱画画却不爱数学的小然,数学课上偷看小人书的丁丁,创造有减法的加法表的小飞,还是年龄太小跟不上大伙的雯雯,先天不足行走困难的小兵……在刘可钦笔下,他们都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重要。“爱是什么?爱就是要真正走入孩子的心灵。”当学生迟到的时候,她从不会批评,而是说:“你瞧,我们都在等你呢。”“我们都在为你担心呢!”检查学习效果时,她很少说:“不明白的请举手!”而是让“听明白的点点头”、“完成任务的笑一笑”……刘可钦就是这样用她的全部能量小心呵护着孩子们的自尊,认真聆听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声音,用无限的信任与宽容诠释着她对爱的理解。她总是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想学好、能学好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而作为老师,其全部的生命价值就在于为每个孩子提供足够多的思考、选择、创造、展示的机会,帮助每个孩子成长为“最佳的我”。
对待数学教学,刘可钦是艺术家,是思考者,又是开拓人。在她眼中,数学是魅力无穷的,课堂是妙趣横生的,教学是充满着理趣、情趣、乐趣,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渗透着奇妙的创造之美的。“教师有责任使学生信服数学是有趣的。”这便是刘可钦全部教学智慧浓缩之精华所在。她坚持不懈地反思、学习、创造,只为将数学课程变为“思考的数学”,而不是“操练的数学”;变为“有趣的数学”,而不是“令人生厌的数学”;变为“学习者获得不断成功的数学”,而不是“可怕的,使人失去信心的数学”;变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的数学”而不是将学生的生活世界抛在一边的抽象的数学;变为带着“文化味”,闪耀着思想火花的数学,而不是作为解题工具的数学。在书中的课堂教学赏析案例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一堂好课的真正内涵。一堂好课,绝不意味着繁杂的教学方式,高超的教学手段,也不意味着多么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教学活动。一堂好课,便是师生之间一次真诚的晤对;便是智慧火花迸发,灵感涌现的一个个瞬间;便是一幅生动饱满的课堂生活剪影。而此等的“朴实无华”,也正是刘可钦所追求的“返璞归真”的教学境界。
人的一生像一条河,而刘可钦已是“渐行渐宽”。20多年的历练已洗净了她所有的浮躁、倦怠、困顿、偏激……,跃然纸上的,是一个睿智而达观,真诚且宽容的好老师,好校长。正如她开篇所说的那样,“我已过四十不惑的年龄,希望自己也能像这条渐行渐宽的河,深沉平稳地流着,给别人,也给自己创造着幸福,不舍昼夜……”。我想,刘可钦已经做到了。也愿天底下所有的老师们,都能如此平和而幸福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将自己最真的爱撒遍每一个孩子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