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分类”这两节课以后,我不得不承认学生潜藏着极大的智慧和才干,作为教师,能放手时就得放手,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分类”第一节,按一个标准来分类时,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小组的每个学生把自己准备的物品──书、作业本、文具盒、皮球、沙包、跳绳、胶水、剪刀、胶带纸、水彩笔等等,与大家的合在一起。然后,按老师的要求,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老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一个柜台(用三个纸箱组合成的),如何使用它,怎样给物品分类,我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再动手分,这样给每个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人人都得动手实践,摆放完以后,我说:“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给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组是怎样摆放的?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这时学生的情绪很高,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组的劳动成果,所以争先恐后地发言,我就让他们尽量说,大家各抒己见,然后进行评价,异中求优,评哪组摆放得最好,好在哪里。例如,有一组是这样摆放的:把书、本、文具盒摆放一层,起名叫“文具柜台”;把皮球、沙包、跳绳摆放一层,起名叫“玩具柜台”;把剪刀、胶水、胶带纸摆放一层,起名叫“生活用具柜台”。这组还说出了这样分类的好处。
由于这节课放手让学生操作,放手让学生说,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生人人参与教学活动,摆放的物品整整齐齐,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学会了按一个标准分类。这样学习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分类”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处处离不开数学。
在教学“分类”第二节,按不同标准来分类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学习,每人把自己所带来的铅笔都拿出来,四个人的铅笔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分,分完后,我说:“每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来分的?有几种分法?如果他说的不完整,其他同学可作补充发言。”经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学生想出了十多种分铅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