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前沿

在这里,我们精选了小学数学名家们多年来的教学心得,以及国内外的最新数学教育动态。你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数学教育前沿。

教学理念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数学教学前沿 ›› 教学理念 ›› 文章正文

让不该多的少一点,让不该少的多一点

责任编辑:小西瓜 发表时间:2014年05月05日 17:23 浏览次数:701
No.A45275

一、 知识铺垫多,情境创设少

通常,我们在上新课之前,都要复习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这样的知识铺垫可以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同化新知识,从而降低学生理解新知的难度,由此看来,适量的知识铺垫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知识铺垫过多,就会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扼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理解新知,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很难引发学生的创新。

例如,教学应用题“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时,通常先要复习一些“已知总数和卖出的,求剩下的”应用题,如“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然后再出示例题,这样使学生很容易想到“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先算出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然后再按照复习题的思路解答就行了。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舍弃了复习这一环节,考虑到学生有买皮球的生活经验,就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笑笑去商店买皮球”的教学情境,引出例题后又让学生独自操作手中的白皮球和花皮球实物卡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求,交流时一共出现了三种解题方法: 第一种方法同上,先算出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列式: 6+18=24(个),再算出还剩多少个,列式: 24-20=4(个);第二种方法是先让售货员卖掉6个白皮球,剩下的14个从18个花皮球里卖出,即20-6=14(个),18-14=4(个);第三种解法是先让售货员卖掉18个花皮球,剩下的2个从6个白皮球里卖出,即20-18=2(个),6-2=4(个)。学生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发挥。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然后再展开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让知识铺垫少一点,情境创设多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发学生的创新。

二、 给学生的探索空间小、探索时间少

有的教师在引出新知后,习惯上给学生出示一个自学提纲,在自学提纲中,教师把教学重难点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纲逐一“瓦解”教学重难点,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但由于教师给学生的探索空间太小了,再加上很少的探索时间,很难引发学生的创新。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就必须给学生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探索问题大一点、开放一点,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有的教师先出示了下列自学提纲: (1) 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的面的形状怎么样?相对的面的面积怎么样?(2) 长方体有几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怎么样?(3)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纲去自学。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大问题:“你认为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接着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小组同学交流后全班同学交流,我根据学生的汇报,按照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行板书。虽然这两种教法都总结出了长方体的特征,但前者是教师“领”着学生总结出来的,学生学得很被动;后者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孩子们面对自己的探求所得很有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三、 教师“引”的多,“放”的少

当学生在自主探求过程中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就要引导学生转换、更新认知框架,排除障碍,这时的引导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一步步“引”着学生往里“钻”,这样的课表面看来环环相扣、一帆风顺,其实整个过程都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引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被动,这样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求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引的少一点,引到关键处,放的多一点,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探求数学问题,善于顺着学生的学路教,教学方式要由“引导式”向“自主探求式”转变。

四、 “教教材”的多,“用教材教”的少

有的地方已经使用了新教材,我们这里现在使用的还是旧教材,要到2005年才能使用新教材。按照《数学程标准》的要求,还有许多需要更改的地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所以,我们就要在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旧教材,不要死教教材,要用教材教,力争做到“穿旧鞋走新路”。

比如,“圆的周长”一课,如果仅仅教教材,只要先让学生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然后让学生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很容易就推导出了圆周率。仔想想,整个过程其实是让学生复习测量的方法和除法计算。按新课标的要求,应该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我们设想圆周率的发现过程包括猜想、探究和得出结论三步。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有的认为可能和直径有关,有的认为可能和半径有关,然后让有相同猜想的同学自由结组(每四人一组),进一步探究,教师给各小组提供如下实验报告单

(略)

各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收集了测量对象的周长、直径(或半径)的数据,通过对周长和直径(或半径)之间进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后找到了它们之间有律的除法运算形,又根据其比值得出了两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是“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第二个结论是“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六倍多一些”。这时,教师让得出第二个结论的小组根据本组的结论,再联系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想想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这些小组的同学自然也得出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结论,这时再引出圆周率的概念,水到渠成。学生经历了得出圆周率的全过程,他们在猜想、操作、思考、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获得了积极的学情感体验。

返回〖数学教学前沿〗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