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综合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综合论文 ›› 文章正文

浅谈语言训练中词语的内化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4月10日 14:43 浏览次数:1576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43092

小学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困惑:小学生从低所级到高年级学过的那么多文质兼优的课文,接触了那么多词语、句子,可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究其原因主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训练。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仅停留在朦胧理解和机械记忆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此,强调把阅读课上成语言训练课,必须重视语言的“内化”,使其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并能在需要时招之即来,呼之即出。

一、理解——内化的前提
  语言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从词语的理解开始。就某一词语而言,学生只有准确深刻地理解了,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奠定其内化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须把“理解”作为语言内化的重要前提。1)深刻性。对词语只有理解深刻,才能掌握牢固。因此,对重点词语要引导深入理解,避免望文生义。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张冠李戴”可这样引导:第一步:结合字典,初步理解。第二步,联系语境,具体理解。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写“张冠李戴”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我”是如何“张冠李戴”的。第三步:根据关系,深入理解,让学生用“因为……所以”造句,理解课文中“张冠李戴”的因果关系,再用“如果不……必须”造句,让学生知道,“要想不张冠李戴,必须认真看书”,进一步理争体会鲁迅对“我”的关心。2)形象性。借助理解语言,可使词语活化、动化,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如《飞夺泸定桥》中的“千钧一发”在文中的含义:突击队快到对岸,敌人突然放火,大火一起,铁索被烧断,就会前功尽弃。进而让学生联系实际列举生活中“千钧一发”的时刻(落水少年快要没入水中的时刻;房屋就要倒塌的时刻;亡命之徒向公安人员射击的时刻……)这样“千钧一发”一词,在学生头脑中就不抽象,而是具本的形象。3)准确性。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紧密相关的,只有准确理解,才能准确运用。因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要通过此较,弄清差别,以求准确理解。如《一定要争气》中写童第周进行试验,“还要耐心和细心”中,“耐心”是指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突出其经得住时间困难的考验。结合课文,从“做了一遍又一遍”可看出“耐心”,从“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蛙卵之小,外膜之薄,剥防之难,可以看出“细心”。这样把其差别搞清了,“耐心”、“细心”就会变成自己的词语,一旦生活中出现相似情境,其词语的准确选用就不难了。

上一篇: 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五种途径
下一篇: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