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天人合一的人生价值事事追求的是平衡
古人以为,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物化。先人崇尚的是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的乾坤清纯之气和“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的宇宙活泼之机。这种思想与追求现在看来且更具有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盲目发展生产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强调GDP指标的年代,国人是热血沸腾,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该到哪里去,竭尽人类之能毁坏自身居住的家园。直至近年人们才意识到若不加以遏止,灾难将永无止息之日。《小熊住山洞》一课,它的教育价值在于唤醒人们的良知:为追求家家居住豪华宽敞的现代化住宅,耗尽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森林等不可再生的资源。毕竟木头房子远比山洞要舒适的多,但是要造木头房子就得砍到不少的树木;要砍到不少的树木,赖以生存的环境将遭到毁灭性破坏;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人类便无法生存下去。这个生态链几千年前的儒家、道家、法家都已经认识到,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难道还不知道吗?为催醒国人的良知,作者借用童话的笔触描绘了一只有良知的小熊──在长满绿色的春天,在开满花儿的夏天,在结满果子的秋天,在树上栖息着许多鸟儿的冬天与让自己住上美丽舒适的木头房子之间进行甄别、选择,它选择了后者“舍不得砍”。于是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感谢小熊!那么,我们的国人总比小熊更有良知吧!为何不能“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呢?
世间万物皆生灵。人类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是明知之举。不然,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为何如此大声疾呼呢?人们目睹了满目创痍的家园,开始踏上了寻找自身生存的家园、生态的家园之路。给自然界的生命一点关爱吧!──《爷爷和小树》(人教版一上第5课)一文中,仁慈的爷爷在天寒地冻的冬天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树就不再冷了;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小树给爷爷撑起了凉凉的绿伞,爷爷不再热了。你给予我温暖,我赐予你清凉;你给予我关爱,我回报你真诚。作者所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物性平衡的理性人学;所倡导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本思想。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若能把握得当,授之有理,学之有法,定能让孩子们享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沐浴到人文关爱的阳光,播下人文启蒙的种子。疾哉!
四、以和谐为极致的审美追求处处濡染的是性灵
语文新课程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渗透了人文因素,增加了文学色彩,注重了熏陶感染,强调了感悟天地景物、宇宙万象。文本所赋有的文字之美、音韵之美、涵咏之美、意象之美实为解放后小学语文教材之最。(我个人的直觉)不少茗文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吟之诵之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似天地间空灵之妙境也。真可谓世间一切景语皆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