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综合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综合论文 ›› 文章正文

培养质疑能力 开启思维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4月10日 14:10 浏览次数:2055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43075

在每篇课文教学前,我都布置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把问题在预习本上写下来。学生由于基础不同,所以提出问题的水平高低也不一样。这时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会让课堂鲜活生动。如教学《沙柳斗沙怪》一课,在课题质疑时,有学生问:“沙柳是什么?”,对于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并不满意,可以看出他没有认真读课文,但是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需要老师用心去呵护的,还是忍不住夸奖了他一句,然后故作神秘地说:“你们见过沙柳的,想想在哪里见过它?”马上有孩子反驳:“不会,沙柳应该生活在沙漠里。”“见过,谁能说说沙柳长什么样?”我继续肯定着自己的说法。这时有学生说:“它有不定根。”有的说:“它的不定根像手,像吸管。”……“现在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见过沙柳吗?”“书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此时我告诉孩子们:“有很多问题其实通过我们读书自己就能解决,我们应该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去解决问题。”
  又如在教学《聪明的阿凡提》时,为了检查孩子们的预习情况,课始,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一个孩子说:“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饭馆老板敲诈穷人,阿凡提帮助穷人的故事。”孩子说得可真棒。马上有爱发问的孩子站起来问到:“老师,‘敲诈’是什么意思?”问得多好,孩子对“敲诈”这个词语产生了兴趣。怎么处理?课前没有预设,语文的学习也应体现“工具性”。“回文本,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答案。”我想这才是我该做的。于是我让孩子们默读课文,到课文中找找哪些句子体现了“敲诈”?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寻找着。不一会儿,学生将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一个句子上:他就着我饭菜的香味吃了他的饼,难道不该给钱吗?在这个句子的品读中,孩子们还读出了饭馆老板的“贪婪”、“无耻”。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一个学生的发问激起了更多同学思维的火花,作为我们老师应抓住课堂上即兴生成的亮点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以学定教,深度质疑
  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主观理解直接提出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理解,步步“牵”着学生走。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时,我没有自己设计问题,而是把发现探究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学生在课文的阅读中获得的体会,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也就是自主质疑。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再是停留在字词的不理解了,他们有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关键性问题的思考。如:(1)为什么战士要拿走朱德的扁担?后来又不拿呢?(2)朱德为什么要亲自送粮?(3)为什么要写“朱德扁担,不准乱拿”?(4)什么是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5)为什么要送粮?(6)从宁冈的茅坪到井冈山茨坪是一段怎样的山路?学生质疑后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最后辅导学生归纳提炼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由浅入深地步步逼近关键问题,避免了老师的越俎代庖,又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打下了基础。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