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增强口语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课上,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要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小学生初练口语,往往语无伦次,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
当然,老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也有必要适时指导,使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做到更加有条有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一堂口语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在兴奋的同时,说话就不着边际,东拉西扯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如:前面提到的《保护有益的小动物》中,学生开始都在说这些动物是怎样捉害虫的,说着说着话题一转,学生说出生活中有许多动物是如何如何可爱的,这样就没有把话题落实在保护动物中来。这时,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地提问:“小朋友,这些动物这么可爱,我们该怎么做呢?”同学们纷纷根据实际情况或展开想象回答。在学生说话同时,先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绪,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六、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加强口语交际中的文明礼貌教育。
语文的素养包含语文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文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普通话是口语的前提,也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普通话的习惯,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我校处于农村环境,农村的语言环境是十分糟糕的,儿童们在这一语言环境中,耳熏目染,惹上说脏话的坏习惯。因此,口语课中,要避免说脏话,在交谈中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如:在采访同学用上“你好、请”,讲完说“谢谢”,说错话用上“对不起”等等,良好的语言和谐的肢体动作,如春风一般沐浴学生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灵之间的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口语的培养是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进行的,口语能力也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