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果──让学生自己摘。任何阅读结果,都是思维加工的结果;任何深刻的认识,都是认知不断建构的体现。学习的质变点,往往就在学生猛然跳起的那一刹那间发生。如在体会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一个学生提出这么一个有趣的疑问:这两个黄鹂对着翠柳歌唱什么呢?其实,学生的关键不在于对这句诗的理解出现了大的偏差,而在于对古诗这种句式还不熟悉。其思维过程从提问中一目了然。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直接给这个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而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结合插图再读一读,体会体会。这个学生终于恍然大悟。接着老师问,知道刚才为什么会那样思考吗?学生说主要是按常规读法,一是没把语序颠倒(不是对着翠柳鸣,而是在翠柳间鸣);二是没有结合语境读(包括插图)。这个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果子”,并且还掌握了摘“果子”的过程(也即知识发生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这样摘“果子”,那么,学生的阅读思维水平和迁移能力必然会得到快步发展与提高。
四、情──让学生自己抒。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要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牵动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由此可见,情存在于教材,启动于老师,学生技文方可入情、出情。只有情情相激,才会使学生激动、兴奋、活跃,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气与智慧。也只有情动才能“辞发”,想象才会展翅,真正溶入教材,在语言文字中畅游,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思想,从而有效地把阅读教学教出个性。如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变话为画,不由自主地走入人物的英勇献身精神中去,去请战,去冲锋,去高举炸药包……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心灵的震憾。学生这一情感形成过程,是老师讲、灌、析都无法代替的。如有感情朗读董存瑞冲到桥下,毅然拉响炸药包英勇牺牲的那一段,不是老师一句“请同学们读出董存瑞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感情”就能到位的。非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想、读中品,抓词析句,反复揣摩,层层推进,深入体验不可。而老师应同学生一道卷入课文,全部教学策略应在学生“愤徘”处给予启发与点拨,或恰如其分地给予示范,使学生真正走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于“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读出董存瑞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读出董存瑞可歌可泣的动人画面,从而形成三情共鸣,优化读的质量与效果。情让学生自己抒是阅读教学应体现的本质特征,也是真正落实人文精神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