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阅读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阅读论文 ›› 文章正文

文本与人本——阅读教学的基本范型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3月26日 11:26 浏览次数:1670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39934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以课文为凭借,不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和环境,即紧扣“文本”;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解读课文,也即抓“人本”。文本与人本统一,就可以收到较好的阅读教学效果。具体地说,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具化形象与理性分析
  阅读以语言文字为凭借,读者从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后,需要进行两个层面的信息加工,一是把语言文字具化为形象:二是在形象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获取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即透过现象抓本质。然而,阅读教学中,大量存在“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现象,即学生既没有把语言文字具化成形象,又没透过具体的形象进行理性分析,有的只是对语言文字的一般意义解码,只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没进入文章所描绘的世界之中,更不知道文章“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把“具化形象”与“理性分析”统一起来呢?依我看,要抓好四点:
  1.虚实结合。一篇文章,有虚处,即用简略的文字概括之,也有实处,即用细腻的笔墨形象地描绘人、事、物。如《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自然段写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用笔较实,而最末一自然段写“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用笔就较虚。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要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如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写地球的句子,可在学生对地球形象有感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从中领悟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指导学生读上述最末一段的那句话,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假如地球被破坏了,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虚实结合,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
  2.内隐外显。有的文章,深刻含义藏在语句、段落之中,比较隐晦,有不少“微言大义”之处。在阅读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内隐外显”,在具化形象与理性分析的双向阅读过程中,明其真义。如,《麻雀》中的“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一句中的“落”字有着深刻的意蕴。首先要引导学生想象老麻雀飞下来的情景,再启发他们理性分析:为什么要用“落”,而不用“飞”?让学生把隐含其间的深意“挖”出来。
  3.形神贯通。一篇好的文章讲求形神皆备,指导学生阅读也要做到形神贯通,即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把从语言文字中具化的形象和理性分析的抽象认识结合起来,领悟其深层次的形象。
  4.反思阅读。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随时审视、反思自己的阅读,不断总结学法,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如:读《我们家的猫》第一自然段后,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不少同学都可以总结出从猫不同侧面性格(老实与任性、贪玩与尽职)对比来读的学习方法,接着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读第二、第三自然段,体会猫温柔可亲与毫不理睬、什么都怕与勇猛的性格,然后用对比的方法说第四自然段,把猫小时候的力气与长大后的古怪对比,体会猫惹人喜爱。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