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语感培养。反复朗读可以便于记忆,积淀语感和美感。对记忆来说,朗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熟读古人也有精辟的见解。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陆世仪说;凡人有记性,悟性。自使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渐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古人凡有所读之书。皆当使五以前使之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才能积累大量语言材料和背景经验,激发出思考的热情,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达到如水入口,冷暖自知的境界。
所以我们不要在学生朗读上吝啬时间,要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读书。正如一首诗写的;读书声,从课桌的手掌∥鸽子一样的扑扇着翅膀∥一起飞出∥明净的窗棂,栖落在∥布满童贞气息的草坪。
3、结合艺术熏陶。
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
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
从学科角度来看,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理性思维的课程已有很多了,如数学,常识,信息,科学等等,如果语文教学也理性化太多,那学生的感性思维当日益枯竭了。我们说自然社会科学抬起理性教育的一端,那么语文教育当有责任抬起情感,人文教育的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