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速度、认知质量和他们的认知态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而又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动机、愉快的情绪、高度的注意力、适度的心理紧张状态,是教与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我想,教师除了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精心设计和处理外,还要讲究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借此缩短与学生心理的距离,营造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协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关系上融洽的程度。教师与学生心理上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当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时,二者在心理上的相容性就大,就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反之,其心理相容性就小,就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抑制作用,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不协调有很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两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和在人际知觉上的偏见。情感距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上的差距。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距离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学生心理定势造成的。有的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或者不敢与教师接近,而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由教师自身造成的。有的教师有意将自己置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时刻保持尊严与威信,过于严肃,使学生感到难以接近。这种做法,阻碍了两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有的教师无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理,对学生冷若冰霜,动辄训斥,致使学生心理上与教师疏远,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教师与学生心理不协调,势必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充分予以重视,讲究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