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抓“文眼”
小语课本中每篇文章,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遣词造句,都蕴涵着作者的独具匠心。有的课文,一个词,一个句就是文章的“窗眼”。教师如能慧眼识“窗”,破“窗”而入,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循循善导,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鸬鹚》一文,一位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第二段时,抓住“一抹”这个中心词进行导读研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过程的设计是:
师:“捉鱼的命令”,课文是怎么说的?找出有关句子读出来。
生:(读)
师:(板书:抹)“抹”是什么意思?可以用哪些词替代?(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挥、划、擦、甩、扫、拨)
师:为什么课文中用“一抹”,而不用其他词呢?
生:用“抹”表明渔民对鸬鹚的关爱。
师:渔人这一抹,“抹”出了什么?
生:抹出了鱼。
师: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从“不断地”一词看出来。
师:(进一步拓展)让我们的思维走出课文,走到野外去,发挥想像,还能“抹出”什么来?
(众)生:抹出热闹、抹出丰收、抹出了高兴,抹出了吃的、穿的、用的。
学生在教师“抹出了什么”这个中心问题的引导下,自己读书、体会、感悟,从文字后面悟出了课文的深厚意蕴和情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探“情眼”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统一的过程。情感在教学和交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教师首先应体验课文的内蕴,要“未成曲调先有情”,把握好情感基调进行导读,发挥情感的独特功能。这个情感基调,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情眼”。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把握情感的能力还未形成,情感之弦还需教师来调拨。因此,教学之初,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帮助学生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让他们如临其境,与作者情感相融会,这样教材、教师、学生才能三位一体,达到情感上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