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教学随笔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教学随笔 ›› 文章正文

抓“眼”,扣“心”,寻“线”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5日 16:36 浏览次数:2064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11064

导读,就是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其目的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阅读,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场合,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引导,才能真正开发“读”的教学功能,才能真正在“读”中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一、抓“眼”导读
  文章有“文眼”,主题有“题眼”,感情有“情眼”。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过“附辞会义,务总纲领”。意思是调理文辞,处理内容,最重要的是抓住纲领。抓“眼”导读,提纲挈领,既能避免浅、碎、平的教学弊端,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直接接触课文,参与语文实践,达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最佳结合。
  1.抓“题眼”
  以抓“题眼”作为破题导读的“切入口”,让教学矛盾、思维冲突在课题上“扭结”,往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使学生更快进入教学情境。
  一位老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板书课题后问:同学们,你们围绕题中“壮士”的“壮”字,在阅读这篇课文时,自己设问、自己回答,看看能提出什么问题。初读课文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为什么课题叫《狼牙山五壮士》,而不是《狼牙山五战士》《狼牙山五烈士》呢?”师:“这问题提得非常有思考价值,看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生:“‘壮士’是英勇豪壮的战士,‘战士’是军队中普通的一员,‘烈士’是牺牲了的战士。我看过电视,五位中还有活着的,所以用‘壮士’最恰当。”教师见学生对题眼已有粗浅的认识,就从中拓展:“课文中哪些方面最充分地表现了‘壮士’的‘壮’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读精思,依次读懂了:五壮士“诱敌上山,英勇歼敌”的“志壮”;“完成任务,舍身跳崖的“胆壮”;“高呼口号,视死如归”的“言壮”;“为国捐躯、浩气长存”的“气壮”。这位老师抓住题眼——“壮”,引导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读书、自己解疑。教师抓住关键问题相机引导,学生循导而读,在读中思、读中悟,伴以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