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更为真诚地解读文本吧,让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解读文本吧,不要刻意追求“高、大、全”的中心思想。曾经听过一堂课,学生说:“我认为,养蜂人这样艰辛地东奔西走,是为了赚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老师抱以微笑。学生还说:“养蜂人在路途中不但会遇到风霜雨雪,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地霸……”老师说:“是啊,所以,我也觉得养蜂人最让人佩服的是为了生活吃苦耐劳的精神。”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概念化的,面对学生如此“节外生枝”,她还能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游刃有余地与学生对话吗?
3.“灰姑娘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防止文本解读的一元化。
我们在教学时,特别是在教名家精品时,总是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总是怕把握不住文本的“原意”,总是怕把握不住作者写作的初衷,总是怕亵渎“经典”。因为我们总是觉得经典只能有一种解读。因此,我们老师在教《灰姑娘》这样的家喻户晓、享誉世界的经典童话时,首先是翻阅“教学参考”等书籍,寻找或出自于专家或流传于民间的已成定论的主流解读。然后把这些解读“搬运”给学生,因此,这么多年来,这么多学子想起《灰姑娘》,无非就是“做人要真诚、善良”,其中一点点的个性化理解,都有可能被视作“误读”。
而美国的语文教师教《灰姑娘》则要洒脱得多,他们与学生从文本中竟然可以解读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但又特别温馨合理的生活感悟。例如“有亲生母亲和亲兄弟姐妹真是一种幸福”,例如“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例如“平时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会吓着朋友”。特别是美国老师谈到后妈时的一段话,更是让人为之动容,她说:“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他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他们不是坏人,只是他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他们还没有这样的能力,因此,我们要谅解他们。”
是啊,让我们多元地解读文本吧。解读时,我们老师的心态完全可以开放一些,不一定要完全执着于“原意”。因为名家的经典之作,一旦进入教材领域,它的身份就变了,它就从一般的著作意义转化为教材意义了,它就应当为教学服务了。在课堂里,这样的著作可能仅仅是引发一个话题的材料,驾构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从中寻找切合生活实际的教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