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陈景润逝世十周年的座谈会上,80岁的陆启铿院士希望澄清一个事实。他说:“一些传记作者说,1957年是华罗庚派我去厦门大学把陈景润调到数学研究所的。这是把我在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美化了。事实不是这样的。”他说:“1957年,华罗庚并没有派我去厦门大学,也没有委托我办有关陈景润的任何事情。”
那么,陈景润是怎么调到数学研究所的?
1953年,陈景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某中学教书,由于不善教学,他被该中学退回给厦门大学。这是厦门大学毕业分配工作中从未发生过的事情。面对这样一个“先例”,厦大只好安排他在数学系图书馆做登记出纳工作。而陈景润却整天只钻研华罗庚著的《堆垒素数论》。陈奕培说,陈景润逐页仔细钻研这本书,不论在图书馆、食堂、厕所都在钻研,这种学习、研究的方法正符合华罗庚主张的“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规律。终于,他发现并解决了书中的一个难题,于是写出来寄给华罗庚。
陆启铿说,陈景润的文章简而精,绝对不会把一篇文章分成几篇来写,但他的文章过于简洁,要费很多时间去验算,所以许多人都不愿意审查他的文章。华罗庚慧眼识英雄,对他的这篇文章大为欣赏。当时,华罗庚是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他随即请陈景润以特派代表身份参加数学会举办的一个学术会议。
1956年8月,华罗庚在北京见到陈景润后,建议数学所办公室主任与厦门大学商调陈景润到数学所工作。不料,厦门大学了解情况后,意识到他的才华,回函说厦大非常需要陈景润,他的工作不可代替。于是,陈景润被升为助教,分配给数学系张鸣镛教授。调动的事情暂时搁浅。然而,陈景润的教学进展得并不顺利,学生反映说听不懂他的辅导,系主任方德植无奈之下,又把他调回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