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早就提出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思想。意为当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才去诱导他;在学生想说出自己的意见但还不得要领时,再去引发他。也就是说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灌输的方式,而应结合教学实际,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而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的好办法便是提出疑问。所以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加以精心准备,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否则,会阻碍学生的思考与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第二,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声音是指学生对同样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提出多元的问题。我们知道,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都不同于成年人,在许多时候,面对老师的问题,他们会回答出许许多多不一样的答案,有时甚至是成年人看来很荒唐的答案。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不能忽视,也不能堵住不让学生说,而要敏锐地感知到并及时给予回应,不仅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欢迎、赞许和支持,而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在促进学习的沟通中,更重要的,是彼此倾听的关系,听先于说的行为,在‘学习’中至关重要。”其实这时学生往往能提出许多意外的但具有潜在价值的问题。老师如果能及时回应,耐心疏导,那么课堂就活跃起来了,学生的主动性会得到极大的发挥。
第三,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发展成长中的学生。在课堂教学生活中,学生的错误屡见不鲜,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简单粗暴地、不负责任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当然,对待学生的错误,合理的惩罚与批评是必要的。但教师要明白,惩罚与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和健全成长,而不是打击学生、伤害学生。所以,教师应善待学生的错误,要认真思考如何来看待学生的错误,尤其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犯错的机会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