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动手操作实践,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很好地把实践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组织小组合作分小棒,先把6根小棒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再把7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操作后让学生分析思考,比较两次分的结果并用语言叙述出来,接着要求用算式把分的结果写出来:6÷3=2 7÷3=2……1,教师再揭示余数概念,指导正确的横式、竖式书写,这样每一步操作都与思维联系起来,使动手操作促进思维的发展。
再次,要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指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1毫米有多大,可让小组合作实践,一个学生用手捏住一枚2分硬币,另一个学生把2分硬币从手中抽出,两手指间的空隙就是1毫米。再如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剖成两瓣,再切开成若干小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就必须两人以上合作才能操作。多进行类似操作,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合作操作的习惯。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础上的。当学生在解答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而苦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往往是在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观察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进行独立思考,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2.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可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是错的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第四,教师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在解决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3.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要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意意识的培养。如,教学“乘法意义”时,当出现“2+2+2=6 3+3+3+3=12 5+5+5=15”后,不提这样的问题:每个算式的加数都怎么样?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而提出:请仔细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促进学生去寻找算式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促进组内交流,有利于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