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国际数学及科学跟进研究中,东亚国家数学成绩囊括首五位,而东亚学生近年在其他国际数学比较研究中,亦屡获佳绩。这是否意味东亚地区的数学教育较西方优越?
文献显示,情况似乎刚刚相反:东亚地区的课程,被视为过分偏重学习内容及受考试主导;教学方法保守及过时,教师似乎不懂最新的教学方法,并认为单单掌握学科内容已足够教学;教学通常都在大班的情况下进行,而且每班人数偏多,以致难以进行小组活动;教学偏于教师主导,学生甚少积极参与;并且强调背诵及不求甚解,很多时候学生在未完全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就进行大量练习;教师及学生都因竞争剧烈的考试而承受极大的压力,学生也似乎不喜欢学习。
为何东亚教学有上述的现象?难道似乎落伍的教学方式能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东亚的教育背后有何理念?这些理念反映了什么价值取向?我们如何为东亚教育定位?
东亚数学教育特色
下面我们从六个方面,就东亚数学教育特色与西方的对比进行分析:
结果与过程
数学是透过某种方法或过程,对现实世界的某方面(特别是形与量方面)之研究。传统的数学教育,偏重传授数学知识(结果),而近年西方学生却强调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如问题解决、探索等)。但在东亚地区,“结果”及“过程”始终是两者并重的(例如中国数学教育常常强调“双基”)。并且,“结果”被视为学习的核心。事实上,若没有“结果”,我们是无从谈及“过程”的。
在这对比的背后,是对数学的性质之不同理解:数学究竟是一门学科知识,抑或是一种处理现实世界的某方面之方法或过程?当然数学必然既包含“结果”,也包含“过程”,但东西方教育的差异,似乎正是对两者的相对重视程度。东亚学者认为西方已过分地强调数学的“过程”,而忽略了数学的“结果”。
强记与理解
东亚学者认同在学习过程中,理解非常重要,但他们却不否定背诵的功能,包括背诵一些未完全理解的内容。事实上,理解并不是一非黑则白的事情,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西方学生通常认为背诵即是“强记”,但有学者却不同意这过分简单化的观点。Biggs(1996)提出中国人的反复练习(repetitive learning)不应等同于机械练习(rote learning),并认为反复练习是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他学者亦指出,在东亚传统中,反复而有变化的练习可达至深层次的理解(Marton, 1997),学生透过反复练习与背诵,得以洞悉学习内容背后的概念(Dahlin Watkins, 2000)。
这对比反映对学习性质之不同理解。了解东亚的学者认为背诵与反复练习在学习中可扮演积极的角色。把背诵与反复练习等同“不求甚解”或“强记”未免是过于简化的观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