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数学作业,计算太枯燥乏味了。”“数学作业不是计算就是解答应用题,太没意思了。”“一看到那一堆挤在一起的阿拉伯数字,我就头晕。”……听着孩子们的怨声一片,真不是滋味。可又能如何呢?传统的数学就是这样子的。“我很喜欢数学作业,真有趣呀!”“我最喜欢用图画表现数学了。”“我喜欢需要研究的数学作业。”“玩游戏的数学作业更有趣呢!”……听着学生的欢喜心声,我们能够感受到新课程给数学作业、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新课程、新教材让数学作业呈现了一片新天地。新数学作业的形式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给学生一个再学习、再创造、再游戏的欢乐园地,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说”,数学作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相对于计算来说,学生更乐意接受。在每一次上课完后,要求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今天数学课学到了什么,说说数学课上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个环节,说说数学课上自己表现怎么样。可以鼓励学生把有关数学的有趣的事讲给邻居、伙伴听。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说给好朋友听,更可以对自己最喜欢的人讲讲精彩的数学故事。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学会了反思自己的学习,培养了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数学的乐趣,促进了自己的个性发展。
2.“实践”,数学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践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性的数学作业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亲自探索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学习了统计,可以布置学生调查班级同学喜欢的图书,调查身边的人的生日。在调查活动中,学生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学会收集、分析数据。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创造出许多新的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又如回家选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且画下所看到的形状。再学习了时、分、秒,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自己读一读时刻。这些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的数学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让学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3.“问”,数学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发展应用意识。新数学非常重视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针对这一点,数学作业出现了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如让学生提出生活中的加减乘除法问题,并且独立解答;或者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质疑。“因疑而问,因问而开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质疑,提问中发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问题意识,发现寻找、提出问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4.“游戏”,数学作业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游戏形式的数学作业,是学生最喜欢的,最符合他们的天性。如乘除法计算的作业,可让学生与同伴、家长玩对口令游戏和闯关游戏等。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作业巩固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感受。一个喊口令,一个用动作来表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游戏,培养了学生的方向感。学生在这些游戏作业中兴趣高,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感觉到数学作业就是一个乐园。
5.“记”,数学作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把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数学故事,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自己的数学学习感受等等记录下来,形成“数学日记”。在记的过程中,学生再次温习了数学,再次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为自己的数学进行了积累,促进了自己的全面发展。
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是学生再次学习、再次创造、再次发展的乐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使每一个学生喜欢数学作业,在数学作业这个乐园中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