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前沿

在这里,我们精选了小学数学名家们多年来的教学心得,以及国内外的最新数学教育动态。你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数学教育前沿。

教育现状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数学教学前沿 ›› 教育现状 ›› 文章正文

优化估算策略 提高估算的技能

责任编辑:小丽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4日 15:29 浏览次数:1238 内容转自:www.shuxueweb.com
No.A34039

关键词:优化 估算 技能摘要:估算或叫做估计能力,是指要学生掌握估算的技巧,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准确计算,并会加以应用,特别是用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和判断一些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估算是数学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策略的一种。同时估算也是一种数学思想。 估算教学的重头戏应该要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估算,积累知识经验,养成估算的良好习惯。能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合理选用估算的方法,运用优化的估算策略学会估算,正确评价估算值。让估算走进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估算技能,逐步将估算的技能发展到使学生灵活选用估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估算的实践性操作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感,体验数学学习的生活性。  

一、三年级估算教学现状分析:  

在三年级人教版仅只有在计算教学中安排课时教学估算如:万以内的加减法P18、多位数乘一位数P70、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P16、两位数乘两位数P59.一般都是编排在口算之后,笔算之前。涉及面仅停留在计算层面。即使在空间与图形等领域内,个别练习题中出现估算,但都为准确计算服务的。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估算教学缺少活动课教时的安排。   外加上估算没有恒定的方法,唯一的答案,其度量范围广,难以统一化,更不要说用一个答案一锤敲定。教师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格式化,学法和教法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卷面上不可能反映,作业本上即使有也可通过准确计算来套用。大部分教师是一笔带过,舍不得在此下血本。学生不会估,干脆来个准确的。久而久之,学生估算的习惯成了空心丸,解决实践生活的基本技能又从何而来。估算策略的优化和估算技能的培养是在倡导“有用的数学”这一大的教学环境下,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估算策略优化的措施:  

1、走出估算教学误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大部分学生进行估算计算是奔着题中是否出现“估一估、大约、大概”等标志性词眼进行的。一个“≈”就是估算了。因为这是教师让学生区别估算和笔算的“法宝”。更甚至于有学生先笔算出准确数,再取近似数,导致只讲究估算的值,而否定了估算的过程。笔算的算理,教师是一遍又一遍教学生说,而估算呢,其值五花八门,怎么估都行,只要是与准确值差不多即可。“越接近,估算本领就高”等一系列的误导学生,估算仅为笔算服务,学习估算只是为笔算铺路,学会了笔算,估算就没必要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自然而然地越来越薄,估算势必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其实估算是一种计算策略,是与精算地位相同的一种策略,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时有计算策略的选择,究竟是“精算”还是“估算”,那就看选择哪种计算策略更有意义。更何况估算值虽然很多,但也要经过慎密的思考,也是一种数学思想的体验。平时如果教师重视估算教学的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同样可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所以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为估算另辟一角,应该让估算走进学生的生活,并逐步将估算的技能发展到使学生灵活选用估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估算教学的目标就达成了。  

2、估算、口算、笔算三者有机整合来提高估算技能。   

大部分学生仅只会解题而计算。题目要求口算就用口算,要求笔算就用笔算,要求估算就估算,并不理解三种计算技能的关系及实践意义。教材的编排也相当明确,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根基,笔算必须以估算和口算为底线。估算实质是口算和笔算的桥梁。这座桥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到计算的准确度。口算追求准确而又迅速,笔算讲究准确精度,估算呢,简单而又方便。  

很多教师习惯于严格区别这三者,该口算就口算,估算就估算,笔算就笔算,一定要让学生说出三种计算方法的应用场合。大可不必,因为这三者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纽带,谁也割舍不开谁,越区别关系就越疏远,计算错误也会越多。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教学中,我深有体会。前者我让学生实践了多种估算方法,凑整估算、尾数估算、对应估算、位数估算…能用的招数都用上,却忽视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功底,结果学生照样把积末尾的“0”丢掉。后者呢,我抛给学生一句话,“估算就是为了方便,怎么简单就怎么估”。原以为除法估算比乘法难,除法还涉及到试商,结果大出我意料,学生大部分都会估,用乘法倒算的也有,用除法顺算的也有,口算、估算、笔算合在一起,互相借鉴。即使是落差生,用乘法口诀表套用的也估出了结果。估算本来就是灵活可动的,为什么一定要有班有眼的,严格把它区别于口算和笔算。这三种计算方法,各有所长,有机的结合,学生的计算技能就会全面发展,尤其对中差生来说,估算技能的提高有助于计算的准确率的上升。  

3、正确评价估算,优化估算策略。  

估算不需要统一的答案,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方法,结果合理即为正确答案。该如何评价估算的值?估的准不准,大多教师喜欢与准确值的偏差去量化。其实估算的结果应该是多样化的,不是离精确值越接近就估得越准。要关注的是估算结果是否合情合理,估算的策略是否合乎情理。只要是合理的就该应当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鼓励他们积极解释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看法,优化估算的策略。注重的应该是与准确值差异的症结所在,从实质上分析估算值的可用性,懂得偏差的原因即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估算过程,调整估算方法,估算策略也就有一个质的提升过程。  

在三年级已学会了带加、减、乘、除运算符号的运算,教师喜欢教学生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加、减、乘、除估算,学生呢,大部分在教师的误导下习惯于整十数、整百数靠,四舍五入,多简单。其实我觉得这种方法的估算把学生的计算技能卡在整百、整十数的计算范围,估算技能当然是原地踏步。相反估算的脚步应该要跨大些,眼光要放的远,带些尾数估算何尝不可,因为本来就该提高计算技能。单纯的整百、整十数的估算,更会是学生觉得笔算的繁琐,用估算验算与准确值的偏差太大,心里没底。用估算验算只是一句不可能付之行动的谎话。  

在计算教学中,估算加口算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验算方法。所以我要求学生重视自己的估算过程,明确自己估的值与准确值的偏差症结在哪里,偏差部分用口算算出,即达到了计算的验算要求,同时体验了估算的价值,估算策略也得到了自我调整,计算准确率也高了,一得三便,效果极佳。  

三、在实践课堂中提升估算技能:  

三年级学生在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领域估算意识淡薄。例如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的选用,常会闹出不少的笑话。一米多的身高,自己的裤子长却有三米多。写作文为了达到规定的字数,于是乎写一个数一个,根本不会用估算法去衡量自己到底写了多少字数。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体重,身高,自己衣服、鞋子的尺码模棱两可,自己每月的零用钱,父母亲在自己身上一年的开销,家庭收入,出行的交通工具选用,自己家乡的人口、面积等实践性强的问题反映在纸上就成了一片空白,无从下手。  

这方面大部分教师总以为自己的学生“傻”“笨,苦口婆心地教,始终记不住,殊不料是自己在估算教学上栽了个跟头。一味靠实践经验,却缺乏基本技能的培养,数感、符号感、空间几何观念等近乎空白。作为一个小学生,他是不明白。如果放入社会,他就会茅塞顿开。体验估算,应用估算,不能仅停留在计算层面,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  

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于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实践表明,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在情感上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基于此我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味到估算就在身边,感受到估算的实用性。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我常围绕生活中的面积“自己数学书的封面,自己的位置上又可以放几本数学书呢,偌大的教室又可以有多少面积‘属于’自己呢?”等实践性作业,取材于学生身边的事物,又用到目测估、对比估、用参照物估计、估测等实践操作估算方法,让学生感受其实估算既好“玩”,又挺实在的,魅力足。  

总而言之,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估算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优化估算策略,提高估算技能,使学生思维灵活,数感意识强,又体验数学学习的生活性。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农村小学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估算教学,要把估算教学成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内容,让学生在感受中获得启发,从而乐于估算,活用估算,巧用估算。  

返回〖数学教学前沿〗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