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不如人意的事,譬如:课堂教学中时有调皮鬼捣乱,这时教师如果把他“揪”出来批评,通常学生是不会马上接受的,而且会影响到教学秩序。班主任如果换一种方式,设法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苦心,真正理解班主任是在真诚“接纳”的前提下对自己提出要求,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究竟如何运用接纳这一教育艺术呢?
一、注重情感上的接纳。
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情感的过程,教育目标常是在教育与被教育者感情的交流、融合与升华中实现的。因此,教育过程中和谐、融洽的气氛便显得至关紧要。而这种气氛的形成,也只有当班主任从情感上接纳学生的言行时才会有可能。一个新上任的班主任总喜欢把犯错误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苦口婆心地说教,劝其改正,结果十有八九要失败:学生不是沉默不语,便是顶撞老师。这是因为在师生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双向的情感联系,这种情况下,一般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譬如当一个学生打了开口骂他的另一个学生时,班主任首先要从情感上接纳该学生的情绪,然后对学生进行宽容而不失严格的教育,以个别谈话的方式,设身处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才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目的。
二、创造条件,积极接纳。
班主任应积极创造条件去接纳学生。在工作中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一直坚持“六个不批评”:早晨不批评;在办公室里不批评;反映情况时不批评;提问题时不批评;无意做错事不批评;当着家长面不批评。其次,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讲条件”——给学生留下改正错误的机会。只要学生真诚地认识到了错误,并决心改正,教师就应给以条件上的接纳。
三、采用灵活的接纳方式。
1.谅解接纳式:一次隆重的班集体活动中,有位从未迟到过的学生在活动进行中才匆匆赶来,睹此情景,班主任微笑着招呼他加入活动中。事后经了解,这位同学迟到是因帮助他人而误时的,便随即进行了表扬。
2.间隔接纳式:有位学生把学校精心培育的一株松树点燃了,当下就提心吊胆地摆出一副挨批架式。这时班主任暂且将此事搁置一边,相隔一天后,相机进行处理,让学生在接纳的气氛中深刻反省自己,逐步提高自我道德评价能力。
3.分解接纳式:即从不同渠道、不同侧面关心和帮助学生,促使其抛开“破罐破摔”的思想。
4.反差接纳式:一位学生在几个同学的怂恿下溜进校务处偷出了国旗,然后换下了旗杆上那面微微泛白的国旗。班主任同学校商量后,表扬了这位同学爱护国旗的思想,“破格”进行了处理。这种反差接纳式的处理,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促其进步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