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给我们习惯了以往教法的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学习效果的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观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不是智商,而是情商(也被称之为非智力个人素质),在人生成功的诸多要素中,智力因素只占据约20%,而控制情绪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却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在课堂中加强学生数学情感的激发与培养,让情感成为新时期数学课堂中学与教的新坐标。
一、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教师情感的变化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实验已证明: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不应把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单纯地看成是老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而应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
1、营造和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学习气氛。以亲切的态度来设置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学生思考面临的问题,以帮助的态度给学生点拨和启迪,以饱满的热情去讲解新知识,以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自信心。教师一句赏识的批语、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声轻微的夸奖、一丝会心的微笑、一个赞美的动作都可能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回忆。比如,一个学生口算44 25=68后,如果老师很快地说:“错了”,这可能就会伤害学生的热情,但如果老师带着一种情感说:“很好,答案已经非常接近了”,则不仅是一种纠正,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2、强化学生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充分信任,就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和内部动机。教师要让学生的心态开放,个性张显,创造性得到解放,使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和谐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的得体外在形象要得到学生认可,言谈举止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广博的知识和扎实功底要得到学生的倾慕,灵活生动的授课艺术要能打动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要让学生忘记数学的枯燥。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将老师当作自己值得信任的朋友。
二、自主探究,提升情感
自主探究是学生走进数学的阶梯。问题生成后,解决的办法是直接告诉学生,还是让学生自己探究出来,这应引起我们的思考。因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让他们自己探索“做出来”知识。
1、创设数学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积极情感
情感总是与情境相伴随。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学这些知识,学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作用。这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没有兴趣,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违背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一种迫切弄清事物的需要,感到不得不提个“为什么”和“怎么办”,才能满足内心的需求,使学生不知不觉沉浸在情感氛围之中。
应该说一节课应是情境激发起兴趣后,学生自觉解决下面情境生发出的问题。如果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过渡语当作一条链的话,各环节的情境预设就是线上闪光的珍珠,一节课就是这样一个珍珠串,可以说,数学教学中处处有情境,处处需要情境的支持。
[案例:《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
师:同学们, 现在老师发布一条拍卖公告,市政府将位于沂蒙路北段的一块土地进行公开拍卖,这块地升值潜力很大,大家有没有兴趣参与竞买?(生很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