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心理 健康教育目标在于使小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小学生们能够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综合类专题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文章正文

小学儿童存在的主要交往问题

责任编辑:Spring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2日 15:16 浏览次数:1107 内容转自:www.pep.com.cn
No.A7488

相对于成人而言,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较为简单和单纯。但在与教师、家长,特别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有些儿童往往表现出以下问题。

(一)人际孤独 

1.什么是人际孤独

孤独感是指因离群索居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际孤独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交往障碍而带来的孤独体验。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孤独是人存在的感受标志。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孤独感特别强烈,并且长期存在,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影响工作和学习,那么就可能是心理问题或障碍了。对于小学儿童而言,尽管他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学校的集体环境里,但是,由于社会、家庭、个性或交往技能方面的原因,仍有一部分小学儿童在交往中表现出人际孤独,与同学交往不主动,狭隘孤立,其行为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2.产生人际孤独的主要原因

1)环境因素。陌生的环境或突变的环境,会使儿童一下子面对许多问题,承受许多压力,因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而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特别是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封闭的家庭环境是儿童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2)自我意识增强。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他们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愿望和需要,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因此,一方面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意告诉别人,有一种闭锁心理;另一方面又特别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希望用自己的秘密和别人的秘密进行交流。当这种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与他人、与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3)自我评价不当。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建立,儿童经常会对自己进行反省和评价。如果儿童的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胆怯,缩手缩脚,不够主动,经常压抑自己的言行,不敢去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耻笑。这种闭锁心理自然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因此,自卑心理严重的儿童往往不轻易对别人袒露胸襟,缺少朋友,容易产生人际孤独。相反,如果儿童自我评价过高,则易产生自负心理,看不起别人,在交往中会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因此也会因缺少朋友而感到孤独。

4)情绪情感障碍。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成分。情绪情感障碍是诱发人际孤独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等,这些都会妨碍人际间的正常交往,特别是害羞和恐惧会使儿童产生逃避行为,封闭自我,产生人际孤独。而愤怒、嫉妒会使儿童因缺少朋友而感到孤独。

(二)社交恐惧症 

1.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恐惧症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态。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儿童不敢见别人,与人交往时面红耳赤,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神态举止和言语过分敏感,害怕在别人面前失态、出丑又无法控制自己的失态行为。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自我孤立,抑郁消沉。

2.产生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1)早期经历。恐惧症被认为是儿童早期的创伤体验造成的不良后果。儿童在交往中的受挫经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他们对交往情境产生一种条件反射的害怕心理,以至于变得神经质。

2)性格特征。社交恐惧症患者通常表现出一定的性格特点,如胆小、孤僻、敏感、退缩、羞怯、依赖性强等。这些都对形成社交恐惧症有影响。

3)社会、家庭、文化因素。社交恐惧症除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外,城乡亦有差异,农村的孩子更易患社交恐惧症。另外,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文化教养等都会对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产生影响。

(三)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人的个性特征,在交往中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或障碍。自我中心的儿童为人处事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考虑别人的兴趣和利益,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而且固执己见,不容易改变自己的态度,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点滴不让别人。具有自我中心特征的儿童,在交往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2)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于自己;(3)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表现为自我中心的儿童,极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最终在交往中会使自己走向孤立无援的地步,别人会敬而远之。

作为一个人个性特征的自我中心,显然它的产生是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随着个性的发展而形成的,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畸形产物。

(四)攻击与欺负行为 

1.什么是攻击与欺负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一种意图伤害他人的行为。攻击行为按其目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工具性攻击,指儿童为了某个物品而做出抢夺、推搡等动作,攻击只是手段,行为的目的是在伤害他人之后获得某种利益,如争抢东西;另一种是故意性攻击,是以人为指向的,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使他人感到痛苦。

如果说亲社会行为是对社会关系的积极建设,攻击行为则是对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破坏,或者说,亲社会行为最终导致一种相互接受的关系,而攻击行为最终导致一种相互对立的敌意关系。攻击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年龄小的儿童多表现为工具性攻击、身体攻击,年龄大的儿童多表现为敌意攻击、言语攻击。小学儿童由于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攻击行为明显减少。但仍有儿童表现出明显的攻击行为。一般而言,男孩的攻击性强于女孩。

欺负是儿童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是有意识地造成他人身心伤害的行为。欺负具有有意性、重复发生性、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等特征。就形式而言,欺负可分为直接欺负(包括打、踢、辱骂、起外号等直接的攻击)和间接欺负(如背后说坏话、群体排斥等)两种类型。

欺负是儿童之间的普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被欺负现象在减少,而欺负他人的比率,女孩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孩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小学阶段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卷入欺负事件中;男生更多使用身体欺负,而女生更多使用言语和心理欺负。

2.攻击与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

(1)生物因素。有一些研究认为,攻击行为与激素(特别是雄性激素)有一定相关,特别是对威胁或激怒的攻击性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另外,生物因素通过气质差异也可以影响攻击性反应。研究表明,易于

返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