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崭新的健康观念:“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心理健康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却莫衷一是,见仁见智。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大多采用描述的方式一一罗列。如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所明确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马斯洛提出了从适度的安全感、自我评价、自发性和感应性、与环境良好接触等十大标准。黄坚厚(1976)认为心理健康有四条标准:乐于工作;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对自身具有适度的了解;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刘华山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论述后认为,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对现实正确的认识;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和工作效率。这些描述的着眼点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有怎样的表现,而且各有侧重,但是却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对我们认识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了参考的框架和尺度,比如:都强调自我意识层面的作用;都主张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体现、认识心理健康,而不是脱离具体的生活;都强调人际关系在心理健康标准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应该具备哪些标准,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除了心理健康标准本身没有统一外,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确定体现特定年龄、特定环境中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确存在较大的难度。
从小学儿童心理特点出发,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小学儿童能够做到: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乐于与同学交往;热爱劳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快乐和充满好奇;懂得小学儿童必须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还有学者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包括认识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适度、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自我观念正确、人格发展健全八个方面。林崇德认为,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敬业、乐群、自我修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学习方面,小学儿童要体现出学习的主体作用,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学习中合理使用体脑,注意调节,增进体脑发展;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排除不必要的忧惧;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的小学儿童能了解交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注意重视对方的要求,又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亲近同学。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能够积极地沟通,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在自我方面,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也善于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以及正确归因从而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在生活中注意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制力。
实际上,对于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可能还远远不止于此。小学儿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心理与行为都没有定型,可塑性非常强;同时,小学儿童又处于过渡特色非常明显的阶段,其思维、情绪情感等方方面面都在从幼儿时期向青春期转变的历程中。认识和考虑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不能脱离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也不能脱离小学儿童处在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实际。正是由于小学儿童心理发展自身的复杂性,使我们不能简单用成人的心理健康表现或者一般的心理健康认识套用在小学儿童身上。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13岁的费利西亚(Felicia)读六年级,每到上学前,她总是以肚子疼为理由,不肯去学校。同时,费利西亚的社会交往活动也在减少。她成天想待在母亲身边,要母亲帮她做家庭作业和家务事。她变得非常不爱说话,看起来忧伤和不快乐,回避与家里和学校的人交往。此后不久,她开始抱怨睡眠和胃口不好。几乎同时,她的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从B等降到C等,再降到D等。她说没有人喜欢她,她自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她的生活毫无希望。由于严重抑郁、拒绝上学、家庭和学校社交回避以及睡眠紊乱等问题,被介绍去治疗。不管从上述的什么标准来看,费利西亚的表现都是存在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的。只是在不同流派看来,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而已。但是,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小学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对适应和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阻碍社会的顺利发展。因此,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