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今在校儿童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那就是不喜欢命令式的教学方式,而往往愿意在同他人的比较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我,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注意在班级内部创设“比”的情境,营造“比”的氛围。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中所居的层次,从而做到学有榜样,还有目标,并最终促使整个班级成为刻苦学习、积极向上、团结自律、你追我赶的先进集体。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比”的主要内容要全面、细致
小学生自理、自律的能力差,但他们好胜心强,于是不服输。根据这一特点,可把“比”的意识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使之具体化。这样,在实践中才能更容易落实到实处。例如:课堂上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按时上、放学,两会做到静、快、齐,热爱集体,值日负责,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等等。事实证明,各项工作都采用“比”的办法,对于小学生来讲是行之有效的,他们知道比什么,怎么比,从而也乐于比,敢于比。
二、“比”的层次要循序渐进
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在给孩子确定“比”的目标时,不能一下子定的太高,要要突出其层次性。这样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更会增加学生“比”的信心,激发“比”的乐趣。记得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周,由于学生是刚分过班,学生的组织纪律各种行为习惯较差,特别是两会同学们的集队更是看不下去。于是在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向学生提出了要求。我说:“同学们,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不比其他班级差,你们聪明、活泼、有创造精神,可是为什么在某些方面做得让人不满意呢?今天,我只有一点要求,那就是上操集合要快,这是这学期我向大家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希望大家合作,比一比看谁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