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从别的老师手中一个班一个班地把学生接过来,一年后,又一个班一个班地送出去,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又有失败的苦恼和自责。我感到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导演”。下面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点滴体会。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积极的教育气氛,它直接感染,陶冶学生的思想,行为等。《荀子。劝学》中所说的“蓬生麻中,不扶且直;白沙在涅,与之俱墨。”以及被千古传颂的“孟母三千”的故事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我每接一个新班的时候,首先是努力建设好班集体,使学生能看到集体的希望,增强他们的搞好班集体的信心,使他们对班集体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进而产生为班集体争光的动力。同时我还注意选拔和培养班干部,以班干部为骨干力量,建立一支积极分子队伍,使这些学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有力助手,在班中起到”火车头”的作用。此外,我又根据班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分阶段地提出班集体的奋斗的目标,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让他们根据这一目标,不断地去追求,去奋斗。然而。良好班风的形成还需要全体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共同努力才行。
班主任除了要努力建立良好的班风外,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就需要向学生倾注“爱”。
俄罗斯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为了从各方面教育人,就应该从方面来了解他。”这十几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个班集体,几十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虽然处于同一个年龄解阶段,但品德,个性等却因人而异,同。这就需要全面,长期,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往往自卑感很强,对他们不能另眼相看,必须充满爱心和耐心,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比如:对那些头脑聪明但学习无毅力的后进生,则以培养他们的毅力为主;对那些受家庭影响而具有优越感的后进生,就要配合家庭使其分清是非;对那些智力差,不爱学习的后进生,则着重培养其对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我班曾有这样一位学生,他浑身都是“毛病”,学习成绩极差,经常不交作业,爱寻衅闹事,班里一个同学与他友好的,还经常打架。初看他,的确很难发现他有什么闪光点。我找他个别谈心。原来他的父母长期在水泥厂工作,每日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去问他的学习,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老婆破,也管不了他。这种家庭环境造成了他学习不自觉。于是,我便经常给予他热情的教导,鼓励和帮助他,尽可能去挖掘他的“闪光点”。有一次,他看到班里的一张桌子破了,便从家里拿了钉子和锤子回到学校和班里几位同学一起修理好。我知道了,及时在班里表扬了他。表扬激发他的闪烁出上进的火花,以后他经常帮助同学搞班务,上课也很专心了,学习有了进步。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再教”。我觉得班主任必须要高瞻远瞩,在教育与学的过程中要演好“导演”这个角色,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育,学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