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新形势,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利用班主任的优势,激励学生思想政治和学业得到全面升华。
1.利用中学生的亲师性、向师性特点,将德育融入师生的情感交往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思想相投、感情契合是德育取得成效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与学生长期反复的教学相长、双向教学实践,培植了师生间密切的关系。在学校,班主任是学生意识中最重要的人物。听从班主任的教导,是学生的一种自然心理倾向和基本心理特征。他们既希望从班主任那里获得丰富的知识,又希望从班主任那里听取中肯的教诲。鉴于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的亲师性和向师性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品德。
2.掌握中学生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区别对待,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青年学生心坎上的问题是因时、因事、因人而复条多变的。如采用“通用化”、“公式化”的模式搞教育、提要求,往往收效甚微。必须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具体分析。班主任大都具有体验学生精神世界、会知学生心灵的能力。为使德育入情入理,班主任要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感受事物和思考问题,分门别类疏导,使学生心悦诚服,进而敢于把自己的真实思想乃至困惑告诉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强烈的道德、情感力量拨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
3.克服“两层皮”现象,使德育与文化课教学相促相长。
德育需要进行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教育。但是,中学生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学习文化知识,集中用于德育的时间很少。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文以载道”,根据学生思想实际随机结合,将德育融汇于文化课教学之中。这样,既能避免干巴巴的说教,又能改进、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进而把德育与智育相互促进的要求落到实处,培养身心两健的合格人才。
4.完善自我,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班主任的劳动是用知识和才能、道德和情操,在和自己的劳动对象——学生的共同活动中来培养他们。为此,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在班主任的德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班主任要严以律己,表里如一,以其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