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性交往是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社会生活之一。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
亲子关系是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1.早期依恋及其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婴儿大约在六个月以后,与父母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亲子关系,婴儿便形成了依恋。依恋是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系、纽带或持久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这种依恋促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接近性。一旦依恋形成,儿童就以各种方式对待依恋对象,如经常接触他们、一起玩乐、做游戏,更为重要的是,依恋对象能给儿童提供一种安全感。疲倦或紧张的儿童会靠近其依恋对象,并且在感情上表现出更大的宽慰,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表现出愉悦和轻松。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在教养院和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问题,包括不能和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在鲍尔比看来,这些儿童似乎是不爱别人,因为在早期生活中,他们失去了对一个母亲形象牢固的依恋关系的机会。鲍尔比在他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之后,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亲近的人分离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来情绪上的问题,早期生活(尤其是婴幼儿期)中的母子分离会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母子联结的破裂或未建立正常依恋的儿童,不仅在儿童期引起种种情绪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而且将影响整个人生的顺利发展,尤其在人际关系、情绪生活及社会生活适应上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学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可能被其他依恋所补充,但依恋贯穿整个人生,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受早期依恋的影响。
可以把早期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及对在促进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中的启示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己、对父母、对同伴、对世界的信任感、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
(2)母爱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母爱的“度”,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遵循“适度性原则”,即正确的教养方式应是合理的控制(中度控制)和理智的爱。积极的教育态度及行为应该包括关怀、爱护、温暖、理喻等,这有利于儿童的顺利发展,而消极的教养态度及行为是拒绝、分歧、矛盾、溺爱、体罚、威胁等。所以,应尽量避免儿童由于缺乏父爱和母爱所造成的伤害,也应避免对儿童无条件和过度的溺爱而导致的消极影响。
(3)父母应创造条件让儿童去交往,防止儿童过度依恋父母,让儿童在与同伴及其他人的交往中学会新的技能,享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欢乐,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哈洛的罗猴研究
阅读栏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著名的动物心理学家哈洛(Harlow,1958)设计了别具一格的罗猴研究。将小猴与母猴隔离,并由两种假母猴代替真母猴。一个是由金属丝构成的圆筒,称“金属母猴”,另一个是在圆筒外面盖上一层柔软的绒布,称“布母猴”。哈洛发现,小猴紧紧地搂着绒布做的母亲,很少会和金属丝做的母亲在一起,尽管只有金属母猴提供奶!当遭遇惊吓时,小猴则把布母猴当做安慰处。而当探索新的刺激物时,小猴则把布母猴当做行动基地。当恐惧的刺激物(比如敲鼓的玩具熊)出现时,小猴会跑回到布母猴那里。当新奇的刺激物出现时,小猴会逐渐地冒险去探索,但在进一步探索前会回到布母猴那里。
哈洛及其同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健康的社会性发展,这些猴子对替代母亲的强烈依恋是不够的。实验者最初以为和布母猴在一起的婴猴是正常发展的。但隔离时间长的婴猴,不论它是由金属母猴抚养还是由布母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这些猴子与由母猴抚养并与其他小猴在一起游戏的猴子相比,显示了许多异常的行为模式,如自己咬自己,表现害怕的怪相,喜欢独自蜷缩在角落里,还有许多刻板的动作。后来萨克特(Sackett,1967)又追踪研究了这些猴子“社交”能力发展的情况。发现这些猴子在青年和成年时期仍不适应于“社交”。完全隔离的猴子在性成熟时缺乏交配能力,对自己生育的婴猴也不会给予照料。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310页。
2.小学儿童的亲子关系
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作出决策。麦克斯白(Macceby)提出一个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作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