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犹如布满数学“星空”中的星群。这里既有对这些杰出数学家“严谨”的创造成果的叙述,也有对他们“趣闻轶事”的轻松描写,从中可以深深体会到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热忱以及他们多彩的人生。

数学家的故事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综合类专题 ›› 数学家的故事 ›› 文章正文

华人数学家独领风骚(六)

责任编辑:Tom Sun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2日 14:53 浏览次数:1023
No.A10096

【侯氏定理】数学家侯振挺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侯氏定理”。


    我国著名数学家,全国劳动模范。

河南省新密人,1936年3月生。1960年唐山铁道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长沙铁道学院执教。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曾任长沙铁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科研所所长、湖南省科协名誉主席。

他长期从事概率论特别是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在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构造论中创造了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在可逆马尔可夫过程元穷粒子系统领域作了开创性的工作。马尔可夫过程,是俄国数学家马尔可夫1907年提出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概括了自然界一系列随机现象,既属于数学基础理论范畴,又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马尔可夫过程成为概率论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分支。他经过10多年的潜心钻研,1974年在《中国科学》上发表论文《Q过程唯一性准则》,就马尔可夫过程论中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中心研究课题,创造了令国内外数学界瞩目的科研成果。英国数学家、剑桥大学统计数学研究所所长惠特尔教授致函中国科学院院长提出:“长沙铁道学院的侯振挺,在所谓‘Q过程的存在问题中,建立了唯一性准则。鉴于这一非凡的工作,本基金会决定授予他一项戴维逊奖。”“直到这位天才的年轻人发表他的论文以前,所有努力都失败了。他的杰出论文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是因为他的答案具有完整性和最终性。”因此,1978年的英国皇家学会戴维逊奖,颁发给这位中国普通教师,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数学家。同年,还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侯氏定理”。

“侯氏定理的问世,使他成为国际数学星空中的一颗耀眼新星。没有欣喜,而是深深感到中国数学科研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造就一支献身于数学科学的高水平的学术队伍。1981年,国家首批博士点公布,他作为学科带头人领衔长沙铁道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他以新观念和新思维,慧眼识人,不拘一格广泛搜罗人才,青年工人李慰萱被擢拔为副教授、教授。10多年来,他已培养了多位博士生导师、上十位教授。由10多位博士、40多位硕士组成了较高起点、与国际数学研究接轨、分层次配置的“侯氏梯队”。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是《马尔可夫过程的Q一一矩阵问题》,这本50万字著作问世后,立即引起国内外数学界特别是概率论领域的关注和好评。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认为,这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一本关于令一一矩阵问题的专著”。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为该书英文版作序。该书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马尔可夫过程研究在90年代以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例如马氏决策过程就是当代数学热门课题之一。他带领博士生对连续参数Q过程唯一的情况给出了最优决策存在性的证明,取得了第一个可喜的成果。

从创造“侯氏定理”到形成“侯氏梯队”的20年时间里,他在马尔可夫过程及相关领域内,对马氏过程、半马氏过程、逐段确定的马氏过程等分支进行分析概括,取得了一系列深刻而丰富的科研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6本,并完成湖南省能源模型、决策系统软件开发、消费市场趋向分析与需求预测等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余项国内外奖励,1999年8月22日,马氏过程与受控马氏链国际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国际数学概率论专家聚会长沙铁道学院,他致开幕词,还介绍了他和他的弟子们的一批最新成果。

工作经历

2000-至今 教授 中南大学数学学院概率统计所

1978-2000 教授 长沙铁道学院

1960-1978 助教 长沙铁道学院

1996-至今 名誉主席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1986-1996 主席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1984-2000 副院长 长沙铁道学院

1984-至今 所长 中南大学数学学院概率统计所

主要学术兼职

1990-至今 主编 《数学理论与应用》(《湖南数学年刊》)

1988-至今 理事长 湖南省数学会

1979-1985 编委 Zeitschrift fur Wahrscheinlichkeits-theorie

教育背景

1955-1960 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数力系大学毕业 科研奖励

2002 综合性科技奖励 第三届湖南光召科技奖

2001 马尔可夫骨架过程--混杂系统模型 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8 专著:《马尔可夫过程的Q-矩阵问题》 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8 马尔可夫过程及其相关论题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 马尔可夫过程的唯一性,构造与性质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78 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 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Q过程唯一性准则(侯氏定理) 全国铁路科技大会奖

1978 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的可逆性 全国铁路科技大会奖

1978 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的理论 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1978 Q过程的唯一性准则 Davidson奖,英国皇家学会

【周氏猜测】数学家周海中关于梅森素数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


周海中 男,1955年10月生,广东雷州人,民盟盟员,广州中山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现为美国牛顿信息科学研究所和斯坦福预测研究所顾问以及美中英语教育协会首席顾问,《语言与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月刊》、《中华学术论坛》、《数学论坛》、《机器人世界》等学术刊物的编委会顾问或名誉主任;是《科学美国人》、《瞭望》等刊物的特邀撰稿人以及6个国际学术团体的成员。他曾多次应邀赴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做专题学术报告,并获得好评。

1981年至今,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语言学、数学、信息科学、新兴交叉学科方面的论文120多篇;其中论文《存在句之我见》获第3届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1989年),《论机器人》一文获第6届国际机器人学优秀论文奖(1991年)。科研成果“模糊数理语言学研究”(系列论文)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2届中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一等奖(1990年);科研成果“英语语言研究”(系列论文)获首届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997年)。他提出的“模糊数理语言学”和“网络语言学”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著名数学难题——梅森素数分布的研究中所提出的科学猜想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周氏猜测”。

由于科研成绩显著,他被评为首届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1988年),并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立功证书(1988年)。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王氏定理】数学家王戌堂关于点集拓扑学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王氏定理”。

王戌堂,教授。河北河间人。195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九三社社员。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北大学讲师、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陕西省数学学会第五届副理事长,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198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事点集拓扑学的教学与研究,并致力于广义数域的函数论研究。曾于1964年首次提出W--度量化定理,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著有《点集拓扑研究与广义数》、《点集拓扑学原理》。

【袁氏引理】数学家袁亚湘在非线性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袁氏引理”。


数学家袁亚湘自述
一个普通的人
(Ya-xiang Yuan, 1996)
引子:收到科学院人事局的征文通知, 我的第一反应是将它扔进废纸箱里。曾经发誓再不接受记者的采访, 又何苦花时间去写自己? 转而一想, 正好可借此机会回忆一下自己的过去, 记录一个真实的我, 让所有读了本文的人都不去理会某些报刊上关于袁亚湘的夸大的报道。 如此好事, 又何乐而不为?

妈妈 我的童年和千万万中国农村儿童一样, 十分平凡。

我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县廖市上村湾, 它是一个极普通的南方小村子。村上有五十多户, 三百多人。村前约一里左右是一条小河。 河水十分清。小时候, 我常在河里游泳, 在河边放牛、寻野菜喂猪, 从河里挑水浇菜。村后是一座二百米高的无名小山。 五十年代的大炼钢铁, 使这座当年树林丛深、连日本鬼子都不敢进的小山已变得光秃秃了。 记的很清楚, 我每次去砍柴都需要走十多里山路。

父亲在几十里外的小镇上工作, 由于交通不便, 一年中我仅能见到他一两面。 我和我妈住在农村。

母亲是我的启蒙教师。 我四岁半刚过, 她就买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在家教我。 我还常常向那些已经上学的小哥哥、姐姐们请教。 正因为如此, 村里人常叫我``好问先生。一年下来, 我把一年级的课本背得滚瓜烂熟。于是, 妈妈就带我去报名入学。 由于我年龄小, 再加上个子矮, 老师

返回〖数学家的故事〗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