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墙脚”便会成为“墙角”。眼前即有一例:《解放日报》1999年9月10日刊有一则“杭州讯”,说的是杭州大酒店越来越多,一流厨师供不应求,于是店家出高价招聘,月薪高达1.2万元至1.8万元,最高竟达2.5万元。作者用的标题是“酒店挖‘墙角’,肥了大厨师”。其实,这里挖的应是“墙脚”而不是“墙角”。
“墙角”和“墙脚”,读音相同,又都和建筑有关,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墙角——两堵墙的接合处,一个狭窄、局促的处所。199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曾引用了冰心的一首小诗,诗中便恰到好处地用了“墙角”一词:“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墙角的花”和“井底的蛙”,显然有着相同的寓意。
墙脚,平时也说墙根,是地基和建筑物的连接处,承载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墙脚一旦动摇,大厦便会摇摇欲坠。所以,墙脚常被比喻为基础。在商业竞争中,凡是用不正当手段,比如拉拢对方人员、谋取对方资料。封锁对方高声从而损害对方“基础”的,都可以称之为“挖墙脚”。为什么是“挖墙脚”而不是“挖墙角”呢?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于建筑物来说,“墙脚”和“墙角”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墙角”即使受损,还不至于产生致命的影响;二是“挖”是一种自上而下、由外向里的动作,可以和“墙脚”搭配而不宜和“墙角”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