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对教材内容及其呈现形式的认识要变。教材在变,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也得变。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不是不容怀疑的“圣经”,不是冷冰冰的教条,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教材不是凝固、僵化的各种符号的堆砌,而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媒体。
师生和文本的关系,即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创造的。为了填补文本留下的“不确定的空白”,每个读者都以自己独有的经验、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参与解读文本,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是文本解读的独特性和结论的多样性,才使得阅读活动如此丰富多彩、魅力无穷。
语文不仅是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所以对文的理解有赖于对文化的理解。我们多数时候看到的许多观摩课上,教师总是要先设计一个圈套让学生去钻,学生钻不进去,就视为这堂课的“失败”。这些现象的主要不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对教材的理解有偏差,也就是对教材的认识有问题。比如这一课的中的课后问题:小朋友们提着一篮篮果子送给强强时,强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认识和答案,我们不能设圈套,只要合情理的都应给予热情鼓励。
第四,是教学策略要变。教学策略包括学习策略,其要点是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多提问,变以掌握结论为目的的学习为重视过程的学习,变单向交流为双向、多向交流,变统一答案式为多种答案式。比如这一课的中的“1、强强说:杏儿是我家的,为什么给他们吃?奶奶说:果子要在家吃才香甜。2、强强问奶奶:为什么小朋友都送果子给我吃?奶奶笑着说:你想想吧!学生想出来的答案,如果合理,我们教师怎么评?如果只合情,我们又怎么评?如果合情又合理又怎么评?”让学生讨论式地评价与纠正是不是会更好呢?因为还没有上到下一个课时我也不知道,老师们可以下去试试。
关于教学策略要怎样变,就语文教学而言,杨再隋先生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1)重整体把握,不宜把课文分割得支离破碎。整体首先是形象的整体性,形象大于抽象,留下形象比留下抽象更为重要;其次整体是主要内容的整体,即通过读书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重感悟,重语感培养。能理解的则理解,暂时不能理解的,可“不求甚解”。
(3)重积累,包括词语、篇章积累,也包括语感积累。理解了的可以积累,暂不理解的也可以积累,厚积而薄发。
(4)重读书,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对课文的感受。重朗读指导,也要重视默读、略读、浏览的指导。重视诵读,注意培养学生用较短时间、较快速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5)重情感培养。课文蕴含丰富的情感,即使是叙述性课文也隐含着作者特有的感情和特定的态度。特别是对一些情感内含丰富的课文,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情感,并逐步引发学生和作者感情的共鸣。
(6)重探究,引导学生反复尝试。时下的不少公开课,学生的探究活动过于顺畅,暴露错误太少,反复尝试不够。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暴露自己的错误,敢于独立思考,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
(7)重合作,多向互补。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必备意识。合作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的“合作”,主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精神沟通、情感交融和智力互补。具有合作意识的学生在课堂上会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敏锐地发现自身和别人的问题。在具有合作意识的班级中,某个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会很快成为全班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要重实效,而不是在变换形式上做文章。有些课,即使没有分组讨论,也能很好的体现合作学习。
(8)重方法,学会迁移。语文教学应注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是能转化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方法,好的学习方法是能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发掘学生创新潜能、展示学生才智、获得多样结论的方法,是能开拓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充分挖掘语文学习资源的方法。
第五,是教学结构要变。教学结构已经变以,可我们多数教师不一定接受。比如我们都认为现在的教材任务太重,低年级每一课要学的生字太多,中年级阅读的教材太深,到了高年级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背诵几十首古诗,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低年级的生字较多,只要求多认少写;中年级阅读太深,只要求读懂少去分析文章结构(不再强调分段,归纳段意中心思想等);到了高年级更要注意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慢节奏、细嚼慢咽、几课时学一篇课文的现象。提倡长文短学,以一篇带多篇,通过学生自学、同学互帮、教师辅导的形式,逐渐培养学生自能识字、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
教学结构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坡度减缓,过程明晰,方法得当。还要动静交替,快慢有节,收放有度,开合有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兴趣盎然,情绪饱满,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言语畅达。
总之语文教学要与学生一起走在语文的路上,讲究方法但也不能太花花哨。无论它怎么变,万变不离其中,识字作文,交流情感是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