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设计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对于教学中常规性的工作,教师需要进行反复地强调、要求、规范和检查。 一个教师基础的、本质的工作就是备课、讲课。而做好这些又需要说课为前提,那么怎样说好课呢?

说课设计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说课设计 ›› 文章正文

《香甜的杏儿》说课设计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12日 17:14 浏览次数:1257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50969

一、说教材

这是本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简短却叙了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写的是奶奶分了一些杏儿给大家吃,强强有点不高兴。后来,小朋友们提着果子送给强强吃,强强不明白为什么。课文并没有直接地给出答案,留有余地,让学生帮强强悟出其中的道理来。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初(试)读课文,教学生字词,并指导生字的书写。

2.过程和方法:探究式地学习,初(试)读课文,学会本课部分生字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道理。

课文内容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儿童心理,加上语言平实,图文对应,对低年级学生很有启发性。

新的湘教版教材力求在重视加强工具性的同时,强调渗透人文精神,增加教材的文化内涵。通过形象感染、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挥语文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二、说教法

拿到一篇教材,十个教师有十种教法,这其中也许有十种不同的精彩,也许有十种不同的失败。所以不能说谁的教法好或不好。再说这其中的成败不是我们教师一厢情愿的,因为教学中唱主角的是学生。

但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来实施自己的教法。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全新的湘教版教材。教材变了,我们的教法也得随着变。究竟要怎么变呢?

这套教材的主编杨再隋先生在《小学语文教师怎样走进新课程》一文写到:“语文课怎么啦!一个字:变,在变中求新,在变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他说的具体从五个方面要求我们:

第一,是教育理念要变。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是以被动式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分水岭。

教育理念的变化,必将带来教学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等,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

比如这一课的“初读课文,导出生字”教法就是以学生为本来设计的。以前我们的教法多数是从教师“范读课文”开始,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所上的这一册教材对识字课的教学要求是: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全册共认识常用汉字476个,其中会写243个。

3.能按笔画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所以,先让学生去试着读,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探究,去学习。放手让他们读,如果他们能读好,我们当然应该惊喜,如果他们读不好,我们也不必惊慌,因为这样就能自然地进入生字教学流程,让他们知道他们不会读的原因是不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而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我认为这样设计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的,看起来虽然一开始的课堂处入“尴尬”场面,但它却是当今教育的真实的表现,我上这堂课不是给人看的,是配合学生学习的。这里就是一个新旧理念的转变问题了。

第二,是“师生关系要变”。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必将导致师生平等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产生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比如“检查初读效果”这个环节的教法,学生读得好与不好,教师都应理解,平等地与他们相处,友好地帮助他们找到读不好的原因,热情地助他们解决读不好的办法——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提法表明,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的过程,是焕发师生生命激情、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过程。鉴于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当前特别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发学生的创新天赋,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

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的“坚持”是有限的。他们天生的好动。所以在上课时,我们要让他们有动的机会,书空时左转右转,这样既让他们看不到黑板,又让他们在活动中记住了字形。

曾经我们在一些所谓的优质课中,看到一些表面的、貌似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偶尔也出现逗一逗、笑一笑、乐一乐的场面,好像师生关系很融洽、很和谐。其实,这不过是某些教师以娴熟的教学技巧所营造的教学氛围,为了达到事先预定的教学效果,学生“配合”得十分巧妙而已。我认为这是我们教师自以为是的表现。教学的成败与否是一属于社会的,属于一个时代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共同去探讨,去发展。

返回〖说课设计〗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